熟齡閱讀

#咳嗽

共有 23 則相關文章

新聞政策
流感好發季,遠離病毒:勤洗手、戴口罩、注意咳嗽禮節
疾病防治是每個人的重要課題,建議民眾務必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平時做好勤洗手,與其他人交談時儘量保持適當距離,打噴嚏時用衛生紙、手帕或衣袖遮住口鼻,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圖/Freepik)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5/02/08
病症知識
動不動就喘又卡痰! 肺阻塞PUMA自我檢測找出潛在病人
由於台灣約4成肺阻塞患者同時有心血管共病 ,醫師呼籲,透過PUMA問卷自我檢測大於5分,接著進行肺功能篩檢,可簡單快速找出潛在病人。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對於病患預後及減少心肺共病惡化風險大有益處。
健康醫療網
2024/03/04
病症知識
長新冠不只咳嗽、記憶減退!醫警嚴重恐肺部纖維化「這些族群」當心
45歲陳女士過去有氣喘的病史,平常有登山、健走的運動習慣。去年底陳女士確診新冠肺炎,康復至今已超過1個月以上。雖然症狀已改善,但偶爾還會乾咳,且感覺體力虛弱,尚未恢復至確診前的狀態,於是至醫院就醫。後續根據診斷為後新冠病況,醫師針對其症狀進行藥物治療,如今已順利康復。
Uho優活健康網
2023/02/02
病症知識
咳嗽長達2年⋯非新冠後遺症!中醫揭元凶「鼻涕倒流、胃食道逆流」
56歲的蔡先生因為反覆咳嗽,已長期持續1~2年,又時逢新冠肺炎疫情,蔡先生很擔心自己咳嗽的表現,會令人誤以為他確診或是新冠後遺症,而感到十分困擾。醫師提醒,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其實有很多種,最主要2大原因為「鼻涕倒流」及「胃食道逆流」,經中醫對症用藥調養月餘後,有效清痰、止鼻水,改善咳嗽症狀。
Uho優活健康網
2023/01/15
樂活養生
強肺養好氣,遠離便祕、掉髮、皮膚不適!從1招呼吸開始
中醫師吳明珠表示,無論中醫或西醫都很討厭咳嗽,因為很多病因都會產生咳嗽症狀。
早安健康
2022/04/11
樂活養生
天氣變化大易感冒咳嗽 要肺清爽有這些方法
人體氣場很重要,所以平常感覺氣場弱就要保養,不要等到天氣稍有變化,就打噴嚏、流鼻涕、氣喘,那就嚴重了!
健康醫療網
2022/01/31
病症知識
喘咳痰未必是普通感冒!「每年300萬人死因」肺阻塞悄悄來襲
陶啟偉主任分享,無論是單方或複方氣管擴張劑,或是合併吸入性類固醇,患者常常需要在不同時間點使用藥物,導致服藥順從性不佳。現在有一些新型藥物,把多種藥物合併在一起,做成三合一的藥物,對大部分病人及家屬來而言,可能更方便的治療選項。
健康醫療網
2020/11/29
病症知識
留意十大症狀警訊 小心神經內分泌腫瘤上身
白禮源主任提醒,神經內分泌腫瘤症狀不一,且常被誤認為其他疾病,故若出現上述十大症狀,持續很久又不能合理解釋時,應盡早就診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對疾病預後也會較佳。
健康醫療網
2020/09/05
社會資源
疑似有新型冠狀病毒症狀? 優先至「社區採檢站」 (內有地圖查詢)
目前的疫情情勢仍然緊張,希望大家記得勤洗手、戴口罩,盡量不要出入人多的場所或密閉空間,有疑似症狀出現要盡快就醫,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劉德容
2020/04/08
樂活養生
半夜咳不停竟因胃食道逆流合併鼻涕倒流 中醫針灸迅速解決
針對胃食道逆流病因,楊龍駿醫師解釋,主要是食道賁門括約肌鬆弛,可能是神經異常、賁門肌肉退化,有些人則因為生活作息不正常,暴飲暴食,或不明原因造成。
健康醫療網
2019/11/13
長期照護
噎到怎麼辦?(懶人包)
當目擊他人噎到時,你需要盡快評估他的狀況。基本上分三種:患者還能一直咳嗽、患者已經快無法咳或說話、和患者已經意識不清倒下了。
照護線上
2019/11/10
樂活養生
聽診後背下肺葉發現「爆裂音」 當心肺變成菜瓜布
菜瓜布肺的治療目標為延緩疾病進展及預防急性惡化,然而,以往只能以類固醇、化痰藥、凝血製劑等藥物緩解症狀。
健康醫療網
2019/10/15
1 2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