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Articles
熟齡閱讀


長期照護
【照顧技巧】職能治療師提供失智照顧6大重點(專家投稿)
體能活動很重要,每天活動30分鐘,建議每週進行5天為佳。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0/05/14
長期照護
媽媽堅持不去精神科看病,怎麼辦?(下)-《一直喊不舒服,卻又不去看病》
當長輩出現精神或者是身心方面的困擾,但是又不願意前往精神科就醫時,可以拜託這些與長輩有良好醫病關係的醫生們幫忙,請他們協助轉診。
寶瓶文化
2020/05/14
長期照護
媽媽堅持不去精神科看病,怎麼辦?(上)-《一直喊不舒服,卻又不去看病》
或許你發現自己的親友可能有精神、情緒問題或是失智等症狀,但不管怎麼勸說、哄騙、拜託,都難以撼動病患的抵抗,他們就是不願意來看精神科門診。
寶瓶文化
2020/05/14
長期照護
為什麼不管我怎麼做,我爸媽都不滿意?-《一直喊不舒服,卻又不去看病》
「我聽說那種東西很難喝,都是插鼻胃管的人才吃那個。我才不要。」曾伯伯這個也不要,那個也不要。
寶瓶文化
2020/05/14
長期照護
避免輔具造成二次傷害,或許該換用「轉移位輪椅」囉!
經過許多研究與實際例子證明,以傳統徒手搬運的垂直移位方式,不僅容易讓照顧者的腰受傷,也可能因為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之間體型的差距,造成重心不穩,進而跌倒或產生其他傷害。
劉德容
2020/04/25
長期照護
家人要出院,鈔票一掏趕快買輪椅、洗澡椅? 我們都該先認識「出院準備」
衛福部於民國106年起,鼓勵各醫院與健保合作,推出「出院準備服務」,讓民眾可以在長照患者出院前,透過醫院的相關團隊協助,完成相關長期照顧服務的申請,如「居家服務」、「居家復健」、「簡易生活輔具」等多項服務。
劉德容
2020/04/25
長期照護
外籍看護染新冠肺炎 台大醫沉痛:外包妥協帶來風險
如果政府和社會大眾都只願意付出某種程度的成本,卻想要得到很多很好的照顧,就是會得到這樣的不正常的人力結構,「因為我們必須越來越依賴外人來照顧病人。」
元氣網
2020/04/14
長期照護
輪椅不是只有你想的那樣!3種分法帶你快速認識
輪椅的扶手可以掀起或拆除,腳踏板可拆卸,這對從輪椅移位到床的動作來說,幫助非常大。第一,腳踏板拆卸後縮短輪椅和床的距離;第二,扶手後掀讓椅面和床面之間的路徑沒有阻礙,屁股只需輕挪一下就可輕鬆到位。
鄭芳欣
2020/04/13
長期照護
轉移位該注意什麼?物理治療師提醒4要點
照顧者的姿勢雖然很老調重彈,但是還是再複習一下:腰要直、膝要彎、腳要開、還要記得脖子不給扣。 當然,徒手搬運有其極限,若是不論體重、身形、能力都用一招走天下,那麼腰酸背痛等各種傷害遲早是會找上門的。
鄭芳欣
2020/04/13
長期照護
輪椅坐墊你「放」對了嗎?其實買輪椅前就該先考量
輪椅參數的再調整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擺放坐墊的目的不外乎舒適、減壓和提升功能,好不容易買好坐墊來到最後階段,記得坐姿的大原則是希望下半身的髖、膝、踝關節都呈現90度,上半身則在肩膀自然放鬆下,前臂平貼扶手。
鄭芳欣
2020/04/13
長期照護
打胰島素就會洗腎? 醫:恰恰相反
根據2019年糖尿病年鑑報告指出,腎臟病變的比例逐年增加,全台約有近40萬名糖尿病患者併發慢性腎臟疾病,當中又以65歲以上的高齡糖尿病患者增加幅度最多。
健康醫療網
2020/03/13
長期照護
申請輔具補助 讓你荷包不失血 照顧家人更省力
申請的程序與過程或許有些繁瑣,但輔具帶來的幫助與效果,絕對會是你意想不到的。再加上,現在有越來越的的社會企業與團體提供長照相關服務、設立地方關懷據,就是希望幫助民眾更直接且容易地接觸到這些資訊。
劉德容
2020/03/08
16 17 18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