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藥物

共有 52 則相關文章

病症知識
腹痛、牙痛,竟是心絞痛!及時治療莫輕忽,心臟科醫師圖文解析
心絞痛典型的症狀包括胸悶、胸痛、頭暈、壓迫感,疼痛可能延伸到下巴、脖子、肩膀、背部等處,嚴重時會痛到冒冷汗。
照護線上
2021/08/12
病症知識
防疫在家「乾」瞪眼,改善乾眼你眼藥水選對了沒?
馬偕紀念醫院眼科鄭惠川教授指出,長期使用3C產品,造成可以讓淚液停留在眼表的黏蛋白濃度降低,建議透過可以同時補充黏蛋白和水分的淚膜導向精準治療療法,從致病根源精準緩解乾眼症。
健康醫療網
2021/08/11
社會資源
乾癬停藥易復發 健保新增「2年期滿續用」條款
乾癬患者因免疫系統失調,造成發炎因子流竄全身,使皮膚出現斑塊型皮屑,較嚴重患者更會走到哪、皮屑掉到哪,對求學、求職及人際關係影響甚鉅。
健康醫療網
2021/07/19
病症知識
心臟瓣膜忘服抗凝血藥險喪命 長輩應慎選瓣膜種類
目前人工心臟瓣膜分為機械性與生物性兩種,其中機械性瓣膜須終生服用抗凝血藥物,對患者生活品質影響鉅深。
健康醫療網
2021/07/16
病症知識
過半糖尿病患者未察覺腎臟已病變 應及早介入管理預防洗腎
糖尿病患者若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會大幅提高相關併發症發生的風險。
健康醫療網
2021/07/03
病症知識
輕度重度,誰適合?阿茲海默症新藥對我有效嗎
目前健保給付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藥物,都屬於症狀治療,但對阿茲海默症實際在大腦所發生的病理變化,如類澱粉蛋白堆積和神經纖維糾結,沒有治療效果。
元氣網
2021/06/28
病症知識
記性差、性格變、容易受騙!失智症警訊愛注意,醫師圖文解說
年紀越大罹患失智症機率越高,65歲以上族群,約十二人會有一人為失智症患者;80歲以上族群,則每五人就有一人為失智症患者。
照護線上
2021/06/03
樂活養生
肌少症可以逆轉! 增肌顧骨這樣做 避免三高二低
隨年紀漸長,肌肉、骨質會漸漸流失,肌少症風險逐漸升高,黃駿豐醫師表示,30歲之後,肌肉量每10年下降8%,肌肉量下降後,容易發生無力、虛弱、疲倦、跌倒、體重減輕等症狀。
健康醫療網
2021/05/22
病症知識
10大警訊愛注意!治療巴金森症醫師圖文解說
巴金森症患者剛開始接受藥物治療的時候,效果都很不錯,甚至有些患者能回復到日常的動作水平,看不出有巴金森症。然而隨著患者罹病時間愈久,腦細胞死亡數目愈多,藥物治療的效果就愈來愈不穩定。
照護線上
2021/02/17
新聞政策
春節假期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即日起可提前領藥
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前次(上個月)給藥天數的最後一天(藥吃完的日期)介於春節期間者,可提前自春節前10天會診,惟適逢假日,故放寬至1月29日(含)起可回診由醫師處方給藥或預領下個月(次)用藥。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1/01/29
樂活養生
吃藥不舒服不敢說 擅停藥結果竟是掛急診⋯⋯
張健宏主任表示,當患者出現藥物不良反應,一定要和醫師討論,現在已有相對較新型的藥物可供替代,不僅可有效控制二度中風風險,也較不容易產生腹痛等不良反應,且由於藥物較小顆,患者更好吞嚥,因此更容易遵循醫囑規律用藥。
健康醫療網
2021/01/21
心靈加油站
類風濕性關節炎怎麼辦?醫師圖解說明
類風濕關節炎好發於40至60歲的女性,是種自體免疫疾病,使關節慢性發炎,而持續發紅、腫痛。類風濕關節炎的特點是「休息愈久、愈不舒服」。
照護線上
2021/01/13
2 3 4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