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新聞政策
嘉縣首創!藥師納長照機構,照顧長輩的用藥安全
很多長輩都有多慢性病,但因為不了解用藥風險跟規則,可能會造成多重用藥、把藥吃到飽的困境外,也造成無謂的醫療資源浪費無助於身體康復。因此嘉義縣衛生局結合藥師公會、藥劑生公會、社區藥局及轄區4家醫療機構,讓藥師直接進入長照機構教導長輩用藥安全。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1/23

長期照護
長照隱憂,臺灣恐陷「兩代同垮」危機
為了照顧上一代,被迫放下自己生活與工作的上班族,在臺灣愈來愈多。其中,臺灣社會中,五、六年級生正面臨龐大的長期照顧壓力,但出生率變低、家戶人口數逐年降低,只靠家庭成員的力量,難以解決長期照顧問題,以至於很多照顧家庭都面臨『兩代同垮』的困境。
Smart智富
2017/11/21

長期照護
【王竹語專欄】女性要服「照顧役」?討論長照的人,是否了解長照呢?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於《聯合報》發表專論認為:「台灣男性要服兵役或替代役一年,女性平均餘命已超過八十歲,也應該服社會役一年,加入照顧小孩及長照行列,也同時培養自己養育子女及照顧家人的能力。」新聞一出引起許多女性譁然,為什麼我們活得久,就要服社會役一年?這樣的邏輯合理嗎?
王竹語
2017/11/19

新聞政策
跟機器人一起玩動腦遊戲!新北「樂活健腦巴士」首航偏鄉,要長輩活得健康又快樂
作為全臺人口最多的新北市,其中65歲以上失智長者就有3萬5千多人!如何提升偏鄉醫療資源應用,延緩失智進程,是面臨高齡化首當其衝的挑戰!因此,新北市政府衛生局,改造過去使用的復健巡迴車,變身「健腦巴士」,開進偏鄉讓家有失智患者的照顧家庭,不再因為資源及資訊匱乏感到焦慮,更透過豐富的認知訓練及課程,達到活化腦部,延緩失智的目的。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1/16

心靈加油站
【王竹語專欄】「我擔心沒有工作收入停止,自己還能照護多久?」明知照顧離職是最下策……卻只能無奈一肩扛
無論臺灣或是全球,照顧的責任有很大比例是落在女性身上,這是不公平的強迫分工。若說男性要負擔經濟,所以女性負責照顧。這又是另一種偏頗,女性難道不能負擔經濟?照顧過程中有些揹負長者之類的工作,男性豈不是更適合?有多少照顧者的心情和我的朋友是一樣的呢?「照顧離職」是逼不得已的下下策!
王竹語
2017/11/13

新聞政策
你還搞不清楚嗎?外籍看護不是外傭,叫看護做其他家事,小心觸法
外籍看護和外傭的工作職責不同,一個負責家事工作;一個負責病患照顧,兩者工作內容完全不同。不要錯把外籍看護當外傭看待,不只是忽略了外籍看護的權益,也可能違反法律喔。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1/05

心靈加油站
【鍾文音專欄】在漫漫長征之路 打造一座後花園
臥床者的生命是靜止的,但照顧者卻應該流動,且要活動得更有勁有力,保持自己的興趣,將心靈的後花園打造得更豐饒。如此才能安慰臥床者以其疾病示現的人間苦難,同時也讓他們見到我們活得很好而放下執著之心。當憂傷不知向誰傾訴時,向你的主、你的菩薩傾訴時,一本空白的筆記本或是電腦螢幕,也都是傾聽者。
鍾文音
2017/10/29

新聞政策
老有所用、退而不休 中正大學設置「高齡研究基地」
嘉義縣是臺灣數一數二「老在等」的縣市,位在嘉義縣的中正大學,在日前整合校內資源成立「高齡研究基地」,針對智慧長照、新農業、電動車等提出新創技術應用研究計畫。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0/21

長期照護
【朱國鳳專欄】離職照顧是下下策,一定要先保住自己飯碗的6個理由
為了照顧雙親而離職,會是一場長期抗戰。但是跟職場脫節的時間越長,重返職場的難度也越高。
政府雖然知道照顧者有四大需求:喘息、心理支持、財務、再就業,但是以現有資源,頂多能在前三項使點力,最後一項幾乎只能靠自己。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7/09/30

社會資源
失智照護不簡單!有苦不要肚內吞-請撥打「失智症關懷專線」0800-474-580
失智症照護的困難與擔憂,對許多家屬而言,「每天睜開眼都像要迎接另一個挑戰」好在,臺灣有許多失智症照護團體,政府與民間都投入相當多的資源與心力。若您有親友罹患失智症,千萬記得,有許多專家或是有失智症照護經驗的人,非常熱心地要給予你各方面的協助,如果有憂鬱、不自覺掉淚、焦慮、失眠等身心症況出現,真的不要一個人硬撐。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9/29

社會資源
第一次申請外籍勞工嗎?可下載英文、越南文、印尼文、泰文「外勞勞資爭議案例手冊」
勞動部規劃的「外勞勞資爭議案例手冊」無論是第一次申請外籍勞工,或是已經聘請外籍勞工許多年的朋友們,都可以下載手冊,仔細閱讀,有助申請外籍勞工的過程更加順利確實。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9/25

新聞政策
台灣人退休保險保障嚴重不足!
民眾對退休金準備往往僅止於「知道、但沒有行動」,有超過4成民眾認為目前財務不足以負擔下半輩子生活,卻有近5成民眾沒有理財,更有33%民眾完全依賴他人提供退休金。此外,大多數民眾的退休準備金明顯不足,對於退休後生活費用的估計,未考慮通膨與長壽風險, 因此明顯偏低。
Smart智富
2017/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