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鼻胃管

共有 52 則相關文章

長期照護
【新手照顧者指南】已經用鼻胃管灌食了,還需要清潔口腔嗎?-《不需要一個人獨自承擔》
使用鼻胃管或胃造廔口的無意識臥床病人雖然已不再使用口腔進食,但不代表口腔就從此不再自然孳生細菌,定期清潔口腔可減緩牙床萎縮,亦可避免發生蛀牙或感染。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7/12
長期照護
【居家照護】居家的鼻胃管照護
LKK銀髮族全生涯照顧網
2017/04/26
長期照護
徐慶玶醫師-相伴70年的老伴吃不下,該不該裝鼻胃管? (實戰篇)
裝鼻胃管的目的是希望增加長者進食量,吃得多體力就好,可以活的比較久。但是,針對末期失智症患者的研究結果顯示,裝鼻胃管(或是長期胃造廔餵食),並沒有帶給末期失智症的患者比較多好處,包括存活期間,因此,美國和加拿大的老人醫學會,都建議用餵的,讓末期失智症長者由口進食。
徐慶玶 醫師
2017/04/18
長期照護
鼻胃管不是老人的未來,造成了一段不自由又尊嚴受損的人生
因為鼻胃管不僅會造成身體上的不適,也開始一段不自由與尊嚴受損的人生。而所謂的鼻胃管移除計劃,就是讓病人殘存的吞嚥功能,經過訓練後可以慢慢恢復過來,一開始先在液體食物中加入增稠劑,藉由黏稠的液體飲品,可以延緩液體流入咽部及食道的時間,降低病人吞嚥時的嗆咳機率,最後再慢慢地一口一口的吃,一步步提升病人的吞嚥功能。
善耕365公益媒合平台
2017/02/22
長期照護
急診女醫師其實. /插鼻胃管就是急救嗎?誤會可大了!
所以其實鼻胃管,並不是有些人誤會的急救用的氣管插管(通常是從口中放到氣管後,另一端接呼吸器,當病患無法正常呼吸時使用)。它是可以灌食讓病患得到營養,或引流讓腸胃可以休息的好物呢!
急診女醫師其實
2017/02/21
長期照護
陳秀丹:我是醫師,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尊重生活品質與生命尊嚴的國家,退化的老人不會被插鼻胃管,照顧者會細心地、慢慢地進行餵食,如果真的不行了,不會強迫灌食,然後老人就順著生命自然的軌道,離開人間,展開另一段靈性之旅。
陽明大學附設醫院醫師 陳秀丹
2017/01/24
長期照護
別把「尊嚴的老後」當口號,請你試著這麼做!讓長者優雅、愉快地度過餘生
在臺灣鼻胃管滯留率相當高,但我在日本機構卻鮮少看到有長輩掛著鼻胃管!   這是因為考量長輩的尊嚴與形象,他們會選擇使用胃造口,或者加強吞嚥功能的訓練,讓長輩能早日移除鼻胃管,
李羚榕
2017/01/19
心靈加油站
朱為民-「醫師,幫爸爸放鼻胃管好不好,我不想看他餓死……」
過了沒多久,他回來了,他走到爸爸身邊問他說:「爸!你都沒有吃,我們再放個管子,好不好?」爺爺沒有表示,沒力氣了。儘管我們試圖同理兒子的心情,也說了很多關於現在的狀況不適合再放鼻胃管的理由,他仍然堅持要幫爸爸放鼻胃管。
朱為民 醫師
2016/11/30
長期照護
伊佳奇:該不該為極重度失智症長者插鼻胃管?
失智症長者到了極重度,認知功能缺損到已無法判斷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能做,他們對於排除任何不適的本能還是存在,拔管是失智症患者常有的行為。 那我們就來思考為什麼要裝鼻胃管?及是否有其他替代方案?分析裝置鼻胃管後是否對長者有益處?
伊佳奇
2016/11/21
長期照護
【照護技巧】六大灌食障礙排解
當病人吞嚥相當吃力,甚至無法用口進食,但腸胃消化功能仍維持正常,就須暫時或長期使用管灌飲食。簡單來說,管灌飲食是一種營養補給途徑, 也就是一種進食方法,像頸部剛動完手術的患者,也就可能需要短期採用這種方式來進食。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5/30
新聞政策
沈政男醫師-還沒學會照顧失智老人家 先容許他們把自己餓渴死
照顧過失智老人家的人都知道,即使到了全無語言表達的程度,從老人家的眼神與表情,還是可以猜到他們的內心並非全無波瀾。同理,切莫以為極重度失智跟昏迷不醒一樣,不吃不喝也不會痛苦。
沈政男 醫師
2016/05/27
長期照護
鼻胃管約束了手,也綑綁了病人的尊嚴
家人的用心,個案多可體諒與感恩,給個案多一點自由與尊嚴,或許他在面對漫長的疾病與生活照顧會更體貼與配合,照顧者也能更輕鬆面對!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5/27
3 4 5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