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善終

共有 78 則相關文章

長期照護
臨床重症醫師怎麼看?臨終前的無效醫療
綜觀無效醫療的發生,其中一項最直接影響醫師是否執行無效醫療的因素,竟是來自「家屬的要求」。   如果病患、家屬不接受無謂的醫療處置,及早表明立場,簽署具有法律效力的預立醫囑文件;讓醫療團隊更瞭解病人與家屬的期望,減少醫療糾紛的疑慮,便能有效減少臨終前無效醫療的發生。
393 公民平台
2016/12/23
心靈加油站
【小完醫師專欄】措手不及的道別
解釋病情變成最急迫的事,總不能還不知病情,來不及和家人道別,就發生威脅生命的併發症,家屬必定難以接受。   我替病人開個家庭會議,先解釋病情給家屬知道,然後請家庭成員,包括病人本人都一起來聽、來問。
393 公民平台
2016/12/23
心靈加油站
【陳晞專欄】安寧緩和醫療是等待死亡?
安寧緩和醫療的原意,是在減輕、免除末期患者在身心理上的痛苦,以及面對治療的壓力,以提高生活品質為目標,其治療重點在於症狀的控制,給予患者舒緩、支持的照護,臨終時也不會做過多的急救,讓患者得以「善終」
393 公民平台
2016/12/23
長期照護
父親你可以忘了我,但我一定陪你到最後-病中照顧日記(下)
面對每天的生老病死,急診室的醫護人員忙碌到沒空理會家屬的心思,醫學治療理念使醫生偏重延續生命為最高目標,一般人的生命尊嚴,擺在擁擠繁忙的急診室,能有多少質量。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12/08
長期照護
【陳晞專欄】如何減少臨終痛苦
再者確認當事人「對自己病情的理解程度」,做好傾聽的準備,並容許對方可能會有的情緒,重點有二: 評估當事人願意說話的意願,若對方不願意談論則無需勉強; 當是人對後續生命安排的期待,是傾向延命或是選擇安寧治療。
393 公民平台
2016/12/08
心靈加油站
朱為民-「醫師,幫爸爸放鼻胃管好不好,我不想看他餓死……」
過了沒多久,他回來了,他走到爸爸身邊問他說:「爸!你都沒有吃,我們再放個管子,好不好?」爺爺沒有表示,沒力氣了。儘管我們試圖同理兒子的心情,也說了很多關於現在的狀況不適合再放鼻胃管的理由,他仍然堅持要幫爸爸放鼻胃管。
朱為民 醫師
2016/11/30
心靈加油站
拒絕被愛綁架!愛不是牽制,而是保有自我的妥協
三年的時間,我們必須要將這樣的概念傳達給身邊每一個人,每個人都應該有自主選擇的權利,預立醫囑、預立遺囑都應該是人人必須去思考的事情。
給生命的情書
2016/11/28
心靈加油站
以家庭為焦點的悲傷治療
安寧團隊發展已漸趨完整和成熟,健保給付也已大幅提升,客觀條件已然形成,悲傷治療實有需要提升至以家庭為焦點的服務,並以充實技術面來達到讓病人與家屬「生死兩相安」的願望。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
2016/11/21
心靈加油站
吳念真:那些安寧教會我的事......
在認同這個理念下,他即欣然接受邀請,不僅慷慨邀請安寧基金會成為綠光劇團今年公演的贊助伙伴,大家齊心協助推動安寧社會教育,他還無條件幫基金會拍攝公益廣告,成了安寧療護最新的代言人。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
2016/11/17
長期照護
人生最後一段路,邀請你來陪伴--蓮花基金會安寧志工
蓮花基金會提供「安寧療護」、推廣生命/生死教育等服務,並開辦「安寧志工學苑」,希望有更多人能一起為末期病人盡一份心力,在他們臨終的過程可以趨於圓滿。
蓮花基金會
2016/09/07
心靈加油站
朱為民-「請幫我拔管,因為,我愛你……」
「無論如何,我都不想氣切。」,或是「如果有一天我沒有意識,只能依靠呼吸器,請幫我拔管……」是不是周爺爺最後的生命可以保有比較多的生活品質?是不是他的兒女們就不會這麼受苦?是不是……?
朱為民 醫師
2016/08/15
長期照護
朱為民-在家善終,很難嗎?出院回家前,你需要考慮的三件事情
根據統計,如果問台灣的長者,他們臨終前最想待的地方是哪裡?超過80%會選擇於家中往生。可是,統計資料也顯示,只有不到20%的老年人,可以完成這樣的心願。為什麼?在家善終究竟有哪些困難?又需要有哪些準備?以下給大家三點建議。
朱為民 醫師
2016/08/15
5 6 7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