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樂活養生
寒流來襲包緊緊 小心皮膚炎上身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皮膚科主任李孟穗指出,很多皮膚病都會出現胯下癢的情形,可能是黴菌或細菌、病原蟲感染造成的,也可能因皮膚受到持續摩擦刺激,再加上衣褲包覆悶熱導致,包括:股癬、念珠菌感染、紅癬、疥瘡、陰蝨、濕疹、對磨疹或少見的乳房外柏杰氏病等疾病。
好醫師新聞網
2018/03/04

病症知識
不想得肝癌 先拒絕脂肪肝
隨著生活水準提高,飲食日漸西化的影響,國人脂肪肝的比例有增加的趨勢,目前約3~4人中即有一人有脂肪肝,比例之高,足見其重要性。脂肪肝一般分為兩大類──「酒精性脂肪肝」與「非酒精性脂肪肝」,前述是過量飲酒引起之脂肪肝,後者則總稱為非酒精性之脂肪肝。
好醫師新聞網
2018/02/27

病症知識
腦中風中西合醫 有效治療減少後遺症
除了復健外,中醫可透過針灸的補瀉手法,並輔以藥物、艾灸以調整全身氣血平衡,讓後遺症能早日減少或緩解。針刺信息可讓身體有「痠、麻、脹、痛」的得氣感覺,藉以帶給中樞神經系統刺激以幫助恢復或重建正常的反射弧。
好醫師新聞網
2018/02/27

病症知識
女性更年期後心臟病比例大增
根據流行病學的統計資料顯示,在更年期之前,心臟血管疾病主要好發於男性,而更年期一過,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會大幅提升。更須注意的是,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症狀往往不易察覺,可能只會在胸口周圍出現非典型症狀,一旦發生了心肌梗塞,預後比男性還差。
好醫師新聞網
2018/02/26

病症知識
歲末聚餐多 痛風易復發
所謂「痛風」,最明顯的徵狀就是疼痛來得快也去得快,當體內的普林代謝異常,使得身體累積過多的尿酸或無法及時排出體外,過多的尿酸就會形成結晶沉積在關節中,最後發生急性發炎反應,而痛風最容易發作的部位在大腳趾關節、腳踝等處,也因此常有許多病人痛到無法下床走路。
好醫師新聞網
2018/02/15

病症知識
睡覺鬼壓床、打呼、說夢話……你可能有夜間磨牙習慣不自知!
常見發生磨牙族群的生活型態,包括年輕人、高教育程度、抽菸、大量咖啡因或酒精消耗者、服用安眠藥者。另外,精神疾病包括焦慮、壓力也跟磨牙很有相關性。
好醫師新聞網
2018/01/11

病症知識
心房顫動不處理 中風機率高五倍!左心耳手術幫你脫離中風危機
心房顫動患者,傳統上需使用抗凝血藥物,減少血塊形成及降低中風機率,但其帶來的出血問題亦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往往造成臨床醫師處方上的困難。臺大醫院自國外引進左心耳封技術。目前已有超過50位病友成功接受這項手術,患者術後可以脫離服用抗凝血藥物及中風的陰影。
好醫師新聞網
2018/01/09

病症知識
面對頭痛、經痛、牙痛……吃止痛藥前先掌握用藥三原則
疼痛感是果,其成因太多,把握止痛藥用藥三原則,並搞懂成分不過量、止不住痛就一定要看醫生。才能免於胡亂用藥既傷身又延誤病情的危害。
好醫師新聞網
2018/01/09

新聞政策
中醫不只治眩暈,還能減少一半的中風發生率!
每年台灣約有70萬人次的病人因眩暈到醫院求診,眩暈好發在38至72歲。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主任葉家舟醫師,以全國健保資料庫進行分析,針對週邊型眩暈而住院的病患,探討眩暈患者有接受中醫治療及未接受中醫治療,長期追蹤15年,發現未接受中醫治療的眩暈患者發生中風的機率是25.71%。
好醫師新聞網
2017/12/10

樂活養生
天天五蔬果為何無效?想解便祕還要「水份」來助攻
大家都知道預防便祕要多吃蔬果,但是很常發生的問題是:明明每天都有吃蔬果,卻還是有便祕困擾?其實預防便秘除了多吃蔬果,還需要適量的水分及膳食纖維助攻,才能真正讓腸道健康蠕動,擺脫便祕困擾。
好醫師新聞網
2017/12/10

病症知識
眼歪嘴斜就是中風嗎?可能是壓力引起的「顏面神經麻痺」
國泰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廖品雯表示,顏面神經麻痺是一種急性的神經發炎,大部份都是單側的顏面神經受到影響,常見的症狀主要是臉部肌肉動作失去功能,影響的包括嘴歪斜、半邊臉不能笑等,由於症狀與中風類似,大眾容易將兩者混淆。目前顏面神經麻痺病因不明,大多研究推測與工作或生活壓力大有關。
好醫師新聞網
2017/11/27

病症知識
照顧失智長輩經常裡外不是人?你需要把握「三心二意」原則
衛福部臺南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洪煒斌指出,失智症照顧需要「三心二意」指的是「關心、細心、耐心,謝意還有愛意」。透過悉心的照顧雖然無法治癒病情,但是照顧品質提升能夠讓患者更加安心自在,照顧者與其他家人間,也能透過了解病情及互相體諒紓解照顧壓力。
好醫師新聞網
201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