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發炎

共有 35 則相關文章

病症知識
不只腸道出問題!發生率逐年增加的發炎性腸道疾病
葉欣榮醫師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好發於20-35歲以及40-60歲之族群,以學生、上班族為主,患者大多是年輕人,但其他年齡層也有可能發生。
照護線上
2020/05/02
病症知識
乾癬不「只」是皮膚病,全身都發炎!
建議乾癬性關節炎患者切勿輕忽症狀,應及早治療,降低日後失能的機會。屆時關節出現不可逆傷害,即使選用生物製劑,也無法讓受破壞的關節回復成原來的模樣。
照護線上
2020/05/02
病症知識
最怕反覆發作! 多發性硬化症宜盡早積極治療
過去研究發現,一旦體溫升高,便容易誘發多發性硬化症急性發作,因此患有此病者,於冬天泡溫泉、甚至夏天高溫之際,都需特別留意。
健康醫療網
2020/03/13
樂活養生
健保新制 「腸」保健康
發炎性腸道疾病又分為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病因是腸道免疫功能和腸內微菌叢的共生平衡出現問題而導致持續且具有破壞性的腸道發炎,症狀以腹痛、頻繁腹瀉及血便為主,嚴重的時候甚至需要緊急手術。
健康醫療網
2020/01/01
樂活養生
正確飲食提升免疫作戰力!「好好吃」,成功戰勝癌症
想要扭轉癌症,「好好吃」很重要。透過正確飲食,以食物的營養抵抗壞細胞,藉此調節細胞功能,有助於打造堅強的免疫系統,達到防癌、治病、抗老化的作用。
今周刊-生活i健康
2019/12/29
病症知識
「發炎」是認知退化的促進因子之一-《終結阿茲海默症》
如果只治標卻不治本,就沒有任何意義。因此,避免接觸會導致發炎的物質就非常重要。導致發炎的原因可能不只一個,腸漏症、單一碳水化合物或反式脂肪含量過高的飲食、萊姆病等的慢性感染、皰疹病毒、黴菌(如麴菌屬或青黴菌屬)都可能導致發炎。
遠流出版社
2019/10/28
病症知識
照著這樣做,就會得到阿茲海默症-《終結阿茲海默症》
我們急急忙忙出門,使得壓力升高,產生了會損害海馬神經元的皮質醇。接著我們跳進車內,使得我們在工作之前完全沒有任何體力運動的機會。
遠流出版社
2019/10/28
樂活養生
想要抗發炎,你可以這樣吃!(懶人包)
那哪些食物能帶來身體的清道夫呢?大家比較熟知的抗氧化劑,包括了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還有兒茶素、花青素、薑黃素、白藜蘆醇等多酚類物質。
照護線上
2019/08/26
病症知識
世代的健康議題:空氣污染、水污染、食物添加物......都是引起「發炎」的火種-《免疫的威力》
消炎中藥是中國幾千年累積下來的寶藏,其中可能含有珍貴的抗炎成分尚待研究發現,但一般人當作養身消炎品食用,要擔心的可能是會有汙染物,食用後反倒引起發炎反應。
遠流出版社
2019/03/15
樂活養生
葡萄、大蒜、薑黃以及...身體要「正常發炎」,就靠這些-《免疫的威力》
想以喝葡萄酒來減低發炎、增進心血管功能並不容易,因為很容易喝過量,反而傷害肝及腦的功能。倒不如以每天吃葡萄取代,只不過要注意的是葡萄含有較多農藥,建議可選擇農藥較少的有機葡萄。
遠流出版社
2019/03/15
病症知識
足底筋膜炎:透視危險因子,不玩踩地雷
當年紀越大,腳部肌肉、韌帶與肌腱逐漸退化或是長期穿著不合腳或不適合的鞋子,就可能增加足部負擔,久了便可能產生足底筋膜炎症狀。並非只有長輩才有足底筋膜炎困擾,其實足底筋膜炎也會出現在足部使用過度的年輕人身上喔!
iHealth 政昇處方宅配藥局
2017/12/11
1 2 3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