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病症知識
腦中風中西合醫 有效治療減少後遺症
除了復健外,中醫可透過針灸的補瀉手法,並輔以藥物、艾灸以調整全身氣血平衡,讓後遺症能早日減少或緩解。針刺信息可讓身體有「痠、麻、脹、痛」的得氣感覺,藉以帶給中樞神經系統刺激以幫助恢復或重建正常的反射弧。
好醫師新聞網
2018/02/27

新聞政策
長照機構安全體檢團、健保藥物給付中風最多、彰化老人文康休閒車、照顧小幫手「愛將」2/16【新聞彙整】
健保署統計2017年健保給付藥品排行榜,預防中風、心肌梗塞的保栓通類首次登上健保醫療支出冠軍,全年度年申報金額超過24億元,第二名是治療高血脂的冠脂妥。在前20名藥物中,與慢性三高疾病有關的藥物,占了11名。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2/16

樂活養生
握拳伸直15秒就能修復血管!5種伸展讓血管軟Q
身體柔軟度不佳,也就是肌肉伸縮較為困難,與肌肉相關的血管伸展連帶受到影響,另一方面,血管壁中的膠原蛋白,與糖結合產生的糖化現象會因此加速動脈硬化的速度,所以身體越僵硬的人高血壓、腦中風或心肌梗塞的機率也越高。
早安健康
2018/02/06

樂活養生
空汙恐致慢性發炎 引起全身多種疾病
事實上空汙危及身體健康的層面相當廣泛,由於這些空氣汙染物質的孔徑非常微小,隨著呼吸進入肺部後,先是容易使肺部發炎,當體內這些發炎因子隨著血液運送到身體各處,便可能演變成血管、全身系統性的發炎。
健康傳媒
2018/02/05

新聞政策
滿65歲照護據點免費上課、全脂牛奶降低心臟病風險、減糖飲食防失智、寵物陪伴助長壽 2/2【新聞彙整】
衛福部照護司去年啟動「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至今已培訓8647名老師、指導員和協助人員。課程內容有肌力強化運動、生活功能重建訓練、社會參與、口腔保健、膳食營養及認知促進等6大類,透過這些課程,能達到預防失能、延緩失智、健康老化的目標。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2/02

長期照護
「失智父要不要急救?那一夜我好煎熬......」侯昌明分享照顧經驗:除了心臟要強,你要過得比他更好
「照顧者要比被照顧者過得更好,只有你有能力時,你才能幫助到他。」照顧逾二十年,漫長的日子以來,辛苦難過誰沒有?可是,照顧者絕不能因此忽略自己的身心狀況。現在侯家的照顧網,不只是家庭照顧者,他們會善用資源,請看護、請居服,也請住在樓下的哥哥協助幫忙看顧,絕不一個人獨自承擔。
小虎文
2018/01/29

樂活養生
進食不再怕嗆到 你有聽過吞嚥健康操嗎?
老年肌少使骨骼肌肉質量減少,影響吞嚥相關肌群功能,造成進食、吃藥易卡住,或喝水因流速快,呼吸道來不及關閉而嗆到。經評估後,若還能自我進食,可透過吞嚥相關復健提升功能,而非使用鼻胃管進食,以免讓長者的吞嚥功能退步。
元氣網
2018/01/24

長期照護
照顧資源如何抉擇?社工師沈佳蓉:選擇最有利的條件後,記得「親情」才是關鍵
決定將奶奶送至機構的關鍵在於,機構有護理、社工及照顧服務專業的人員,提供24小時的照顧服務,減輕家屬的負擔。因為,中風後最重要的就是把握黃金復健期,養護機構內可以透過定期復健與專業護理人員的協助,穩定病情外也降低二次中風的可能。
社工師 沈佳蓉
2018/01/16

病症知識
心房顫動不處理 中風機率高五倍!左心耳手術幫你脫離中風危機
心房顫動患者,傳統上需使用抗凝血藥物,減少血塊形成及降低中風機率,但其帶來的出血問題亦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往往造成臨床醫師處方上的困難。臺大醫院自國外引進左心耳封技術。目前已有超過50位病友成功接受這項手術,患者術後可以脫離服用抗凝血藥物及中風的陰影。
好醫師新聞網
2018/01/09

病症知識
面對頭痛、經痛、牙痛……吃止痛藥前先掌握用藥三原則
疼痛感是果,其成因太多,把握止痛藥用藥三原則,並搞懂成分不過量、止不住痛就一定要看醫生。才能免於胡亂用藥既傷身又延誤病情的危害。
好醫師新聞網
2018/01/09

長期照護
長輩吞嚥困難只能靠「一根管子」?梁英男:讓長者重新用嘴吃飯吧!語言治療師應回歸居家復健
中風患者在醫院有語言治療師,可以協助進行吞嚥訓練,但回到家後的居家復健,卻沒有吞嚥訓練可以選擇。您是否好奇,臺灣明明有廣大的吞嚥訓練需求,但為什麼沒有法定的吞嚥訓練服務及語言治療師的出現呢?
語言治療師 梁英男
2018/01/02

心靈加油站
【王竹語專欄】照顧現在的老人就是照顧未來的自己,六個你我都可以提供的暖心支持
臺灣想成為銀髮樂園,來自整個社會的支持力是不可少的。不妨就從自己及家庭開始做起,比如:天冷了提醒長輩多加件衣服、注意他們的身體變化等等。整個國家對老人越友善,也是對自己未來老後的投資。
王竹語
2017/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