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病症知識
癌症疼痛不要忍,腫瘤科醫師解說
疼痛的影響是全面的,通常疼痛首先就引發患者日常的活動,像吃東西或者是出外的活動,或日常的工作受影響,此外,情緒也可能會受到影響,接下來當然是晚上的睡眠品質也受到影響,這分別都是癌症疼痛容易引起的全身性的、其他的系統的影響。
照護線上
2025/01/15

病症知識
忽視肢端肥大症,多種共病跟著來!積極追蹤治療,維持生活品質,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陳怡文醫師表示,大部分的生長激素過量分泌是由腦下垂體腺瘤引起,少數是由其他身體部位的腫瘤異常分泌生長激素或刺激生長激素分泌所導致。
照護線上
2025/01/14

病症知識
反覆發作,癢到凍未條!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治療進展,皮膚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慢性自發性蕁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簡稱CSU)」是一種常見的免疫疾病,其發生率約為1%,可以發生於任何年齡層,以20至40歲較為常見。根據統計,女性患者比男性多,比例約為2:1。
照護線上
2025/01/13

病症知識
罹肺癌別放棄!標靶治療助攻早期、晚期肺癌治療
根據臨床試驗,目前標準治療會建議有EGFR基因突變的早期肺癌患者,若為第1B到3A期別,術後需進行輔助型化療,再接續使用標靶藥,有望降低復發風險以達到延長整體存活的目的。
健康醫療網
2025/01/10

病症知識
腹主動脈瘤如未爆彈! 從「這些」事做起關心家人健康
根據統計全球每年有超過10萬名患者因此喪命1,如果腹主動脈瘤直接破裂沒有血塊包覆,死亡率將高達8成以上,即使破裂時有血塊包覆並送醫進行緊急手術,存活率也僅約5成。
健康醫療網
2025/01/09

病症知識
反覆腹瀉、腹痛,竟是直腸腫瘤惹的禍!後腸神經內分泌瘤診斷、治療重點提醒,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神經內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是源自各種神經內分泌細胞,很多器官都可能出現神經內分泌瘤。王照元教授解釋,在人類胚胎發育過程中,原始消化管可分成前腸、中腸、後腸,後腸會形成遠端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等,出現在這些部位的神經內分泌瘤稱為「後腸神經內分泌瘤」。
照護線上
2025/01/08

病症知識
高度持續性凝血因子防出血 血友病患職場不卡「關」
許多老年族群或是需久站的病友,因關節處受力較大或是退化,容易出血導致腫脹疼痛,若未接受預防性注射治療,恐造成關節受損,嚴重甚至需置換人工關節,影響工作及日常生活。
健康醫療網
2025/01/07

病症知識
早期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幫助緩解症狀、提升預後,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神經內分泌腫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是源自各種神經系統及內分泌系統細胞的腫瘤,可能發生在身體的多個器官。陳佳宏醫師指出,由於神經內分泌瘤可能會分泌各式各樣的內分泌素,而導致不同的臨床症狀,常見症狀包括腹瀉、心悸、臉部潮紅、皮膚炎、潰瘍、氣喘等,但是也有些患者完全沒有症狀。
照護線上
2024/12/26
病症知識
牙周病是造成全身疾病的原因之一-《牙齒顧好, 大腦不老》
牙周細菌從牙周囊袋發炎的地方進入血管,跟著血液循環全身。然後牙周細菌毒素生成的發炎性細胞激素,則會讓胰島素無法正常作用。也就是說,肥胖和牙周病都會干擾胰島素,糖尿病就變得越來越嚴重,也更難以治癒。(圖 / photo )
出色文化
2024/12/25

病症知識
晚期大腸直腸癌治療契機,單株抗體標靶藥物助抗癌
一般來說其實大腸癌並不容易早期的發現,所以我們常在報章雜誌上會看到,有些人發現的時候其實都是已經是晚期的狀況。
照護線上
2024/12/23

病症知識
腹瀉、血便、體重減輕是警訊!發炎性腸道疾病治療解析,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發炎性腸道疾病(IBD,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是一種慢性腸道發炎 疾病,主要分為潰瘍性結腸炎與克隆氏症。王彥博醫師解釋,潰瘍性結腸炎主 要影響結腸、直腸,常見症狀包括腹瀉、血便、腹痛等。
照護線上
2024/12/20

病症知識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DLBCL)國際治療新趨勢 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助治癒!
瀰漫性大 B 細胞淋巴癌(DLBCL)是可以被「治癒」的癌症,數 10 年來,一線治療的唯一處方是合併標靶藥物及化學治療的 R-CHOP 療法;近年隨著醫療科技進步,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出現可為病人帶來更好的預後、降低復發率。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