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照護線上

共有 383 則相關文章

病症知識
晚期甲狀腺癌,氣管、食道都遭殃!標靶藥物治療解析,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甲狀腺癌是內分泌系統常見的癌症,生長速度較慢,但是可能侵犯氣管、壓迫食道,而影響進食、說話與呼吸。陳彥豪醫師提醒,若有發現頸部腫塊、頸部疼痛、吞嚥困難、聲音沙啞等狀況,要盡快就醫檢查。
照護線上
2023/11/11
病症知識
並非單純老化!不可忽略的巴金森病警訊,神經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巴金森病還有多種非動作症狀可能在動作症狀發生前、後出現,近來非動作症狀越來越受到重視的原因在於,很多病人在確診巴金森病前,便可能因有情緒低落、焦慮、便祕、睡眠障礙、嗅覺異常等非動作症狀而到醫療院所求診。
照護線上
2023/10/15
病症知識
血糖超標,傷心、又傷腎!糖尿病治療不是只有看血糖,善用藥物保護器官,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治療糖尿病不是只有看血糖,還需要針對各種併發症提供預防、篩檢。糖友們若對各種共病風險與慢性併發症有疑問,都可以就近到生活周遭的保腎護心卓越機構接受風險指數篩檢,讓專業醫療團隊成為您的慢性病照護好夥伴。
照護線上
2023/10/15
病症知識
眼睛乾澀、容易疲勞,先確定乾眼症分類,才能選擇正確治療,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乾眼症相當普遍,約佔成年人口的30%。除了感到眼睛乾澀外,搔癢、發紅、灼熱、畏光、有異物感、容易疲勞、視力模糊等皆是乾眼症常見症狀,對生活與工作造成很大的影響。
照護線上
2023/10/14
病症知識
全身冒膿疱,又痛又癢又發燒!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治療照護重點提醒,皮膚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部分患者會出現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皮膚上冒出許多像針尖般細小的膿疱,有時會融合成較大、較明顯的膿疱。這些膿疱會造成疼痛,且會合併倦怠、發燒、畏寒等,甚至有些患者還會有關節疼痛。
照護線上
2023/10/13
病症知識
疲累、咳嗽是重要警訊!類風濕性關節炎恐致肺纖維化,專科醫師圖解懶人包
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務必定期追蹤肺部的狀況(例如每三到六個月接受肺功能檢查),若出現咳嗽、容易喘,一定要向醫師反應。
照護線上
2023/10/12
病症知識
長輩與糖友視線變形、有暗影恐釀失明?!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AMD)、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
50歲以上民眾〔2〕、糖尿病患者、有黃斑部病變的家族病史等高風險族群,都要記得定期檢測,才能及早發現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AMD)與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ME)症狀。
照護線上
2023/09/16
病症知識
突然斷電、動彈不得,改善巴金森病藥效波動,神經專科醫師圖解懶人包
巴金森病患常在治療3至5年間漸漸出現藥效波動,洪千岱醫師說,剛開始的表現是藥效沒有辦法維持到下一次吃藥的時間,所以經常是在下一次服藥前,大概半小時、一小時的時候,開始覺得顫抖、僵硬、緩慢等動作症狀變明顯。
照護線上
2023/09/15
病症知識
術後10年仍可能復發!乳癌復發轉移有對策,口服CDK4/6抑制劑提升治療成效,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乳癌轉移可能出現在骨頭、肝臟、肺臟、腦部等器官。蔡瑞鴻醫師說,乳癌骨轉移以胸椎、腰椎、肋骨等處較為常見,部分患者的骨轉移會出現在四肢。
照護線上
2023/09/14
病症知識
手術了然後呢?荷爾蒙陽性早期乳癌,啟動避險治療,細胞週期抑制劑降低復發風險,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說
確診乳癌後,請與醫師討論,及早接受治療。郭玟伶醫師說,乳癌的治療工具愈來愈多,治療成效也持續進步。荷爾蒙陽性(HR+HER2-)早期乳癌術後,可依照復發風險使用荷爾蒙治療、化學治療、細胞週期抑制劑等,幫助更多乳癌患者達成治癒的目標!
照護線上
2023/09/13
病症知識
肩膀痛、腳拖地可能是警訊!延長巴金森病用藥蜜月期,神經專科醫師圖解懶人包
用藥蜜月期會因為使用的藥量、生活習慣而有所不同,平均大概3至5年不等。戴逸承醫師說,如果巴金森病患者很配合,依照指示服藥、維持規則運動、作息正常、睡眠充足、沒有喝酒,用藥蜜月期可能會比較長。
照護線上
2023/09/12
病症知識
反覆發燒、瓣膜吃光光!感染性心內膜炎警訊與治療,心臟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感染性心內膜炎的危險因子,包括皮膚傷口、口腔衛生不佳、有血管植入物、注射毒品、腸道疾病、免疫不全等,因為細菌較容易進入體內,並隨著血液循環全身。陳紹緯醫師說,先天性心臟病、二尖瓣脫垂、兩瓣式主動脈瓣等狀況可能影響血流,使細菌較容易附著在心內膜上造成感染。
照護線上
2023/08/19
6 7 8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