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出院準備

共有 47 則相關文章

長期照護
當父母老了,陪父母一起上醫院、替父母與醫師溝通的六個重點-《在告別中學會更愛父母》
如果父母固定去某家醫院看病,可以陪他們一起接受問診,這麼做也能讓醫生知道,病人的子女很關心父母的健康與身體狀況。我們總覺得「醫生是了不起的人」、「醫生說的話不會錯」,但醫病關係應該是對等的,如果有問題就要問到懂,不要自己亂猜。讓醫生覺得你是關心自己身體的積極患者很重要。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2/05
長期照護
住院不想手忙腳亂,請先預備好-「準備住院包」-《在告別中學會更愛父母》
事先準備好一套臨時住院會用到的物品,當父母突然必須住院時,只要叮嚀一句「把床邊的包包帶過去」,他們就能馬上帶著需要的東西出門。雖然這些東西在醫院的賣店或便利商店都能立刻買到,但對於住院中的父母而言,身邊擺著平常用慣的東西也能穩定心情。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2/05
心靈加油站
如果不想抱有遺憾,請詢問父母想在何處迎接生命的終點-《在告別中學會更愛父母》
當你與父母處不好的時候,請你回想一下自己對父母的態度是否太過強硬?有沒有強迫他們接受自己的說法?但這不是子女應該決定的事情,應該去問問父母意願。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2/05
心靈加油站
【王竹語專欄】「我擔心沒有工作收入停止,自己還能照護多久?」明知照顧離職是最下策……卻只能無奈一肩扛
無論臺灣或是全球,照顧的責任有很大比例是落在女性身上,這是不公平的強迫分工。若說男性要負擔經濟,所以女性負責照顧。這又是另一種偏頗,女性難道不能負擔經濟?照顧過程中有些揹負長者之類的工作,男性豈不是更適合?有多少照顧者的心情和我的朋友是一樣的呢?「照顧離職」是逼不得已的下下策!
王竹語
2017/11/13
心靈加油站
【鍾文音專欄】在漫漫長征之路  打造一座後花園
臥床者的生命是靜止的,但照顧者卻應該流動,且要活動得更有勁有力,保持自己的興趣,將心靈的後花園打造得更豐饒。如此才能安慰臥床者以其疾病示現的人間苦難,同時也讓他們見到我們活得很好而放下執著之心。當憂傷不知向誰傾訴時,向你的主、你的菩薩傾訴時,一本空白的筆記本或是電腦螢幕,也都是傾聽者。
鍾文音
2017/10/29
社會資源
出院不是擔心的開始!臺中推出「陪出院服務」,讓專業團隊協助長照家庭
病人住院結束要出院時,經常面臨照顧問題複雜、家中無適當照顧人力等狀況。為了改善出院時的銜接問題,臺中市府首推「陪出院服務」讓長照服務進入家中,也間接減輕長照家庭的照顧負擔。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0/21
新聞政策
把握「術後復健黃金期」出院銜接計畫  長照服務無縫接軌
為了讓需要的民眾於出院後可以以最快的時間取得完善的長照服務,衛福部今年推出「銜接長照2.0出院準備友善醫院獎勵計畫」,鼓勵醫院結合現行健保的「出院準備服務」,讓民眾獲得完善的後續照顧。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9/30
新聞政策
簡單搞懂「長照2.0」-常見QA與新增服務項目
長照2.0不僅新增九項服務,讓長照服務更全面外,其中的「ABC級」可以說是長照2.0的核心。目的在落實「社區老化」、「在地老化」的長照政策。此外,如何申請服務?要具備那些資格?也一一用QA為您解答。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9/30
長期照護
盤點,你該知道的護理站-《一位長照服務員的30則感動記事》
被服儲藏室、污物間、配膳室、交誼廳、護理站,這些是 陪病家屬在醫院最常接觸到的幾個地方,它們各有什麼功能呢?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9/12
社會資源
把握中風黃金救援24小時不斷電-新北市腦中風緊急處置醫院
為了讓病人在黃金3個小時內順利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新北市衛生局從兩方面著手。一是結合轄內急救責任醫院,包含亞東、雙和、慈濟、淡水馬偕等,8家急救責任醫院,建置腦中風緊急醫療處置網絡,提供市民全年無休、每天24小時的最即時照顧。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9/04
長期照護
「絕不放棄」是中風痊癒的關鍵 「沒人陪病」卻是臺灣人未來的困境
神經再生需要一些時間,所以病患不要失望,更要積極進行吞嚥、說話等行為復健,讓臉部的神經有機會再生及回復,但是一定會有「等待期」,所以要對自己有信心,耐心地復健、度過等待期。 臨床上很多本來中風很嚴重的個案,患者是靠著意志力並且努力復健,後來恢復得很好的案例。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7/08/08
長期照護
身心障礙手冊+輔具申請,中風住院時,家人就該準備的五大重點
「出院準備」能協助中風患者的家屬,在病患住院時期取得申請身心障礙手冊的相關資訊。 中風病人出院的一到三個月內是最需要協助的,急性後期照顧與黃金自立給付包能協助患者,申請身心障礙手冊、協助申請輔具、預防再中風、繼續住院獲得復健等。腦中風學會與腦中風病友會,亦定期開課,訓練居服員研習照顧技巧,讓中風病患得到最好的照顧。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7/08/08
2 3 4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