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心肌梗塞

共有 59 則相關文章

病症知識
只不過是肩膀痛、背痛?  痛到冒冷汗當心可能致命
除了心肌梗塞會有轉移痛以外,同樣危險的「主動脈剝離」也常會以轉移痛的形式表現。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9/04/13
病症知識
他因喉嚨劇痛差點喪命 竟是心肌梗塞的前兆
一名男性患者在過年時感覺喉嚨痛,隨著症狀愈來愈嚴重、持續時間愈來愈長,感覺快死了才就醫。醫生檢查發現問題不是出在喉嚨而是心臟,診斷病因為心肌梗塞。
元氣網
2019/03/13
樂活養生
動脈硬化延緩30年!心臟科名醫6招防中風、心肌梗塞
「這些因素如果控制得愈好,動脈硬化的速度會減慢,譬如說原來是 10 年血管到達這個厚度,你控制得很好到 40 年才達到這樣的厚度,那就很好了,只要能老得比較慢一點,就謝天謝地了」洪惠風說。
早安健康
2019/01/17
病症知識
老年人屬熱傷害高風險群 口渴才補水易中暑
與年輕人相比較,老年人中暑及熱傷害的症狀類似感冒,如發燒、頭暈等,有些人以為休息一下就沒事,未能在第一時間就醫,延誤治療以致狀況惡化。
健康傳媒
2018/06/30
病症知識
女性更年期後心臟病比例大增
根據流行病學的統計資料顯示,在更年期之前,心臟血管疾病主要好發於男性,而更年期一過,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會大幅提升。更須注意的是,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症狀往往不易察覺,可能只會在胸口周圍出現非典型症狀,一旦發生了心肌梗塞,預後比男性還差。
好醫師新聞網
2018/02/26
新聞政策
長照機構安全體檢團、健保藥物給付中風最多、彰化老人文康休閒車、照顧小幫手「愛將」2/16【新聞彙整】
健保署統計2017年健保給付藥品排行榜,預防中風、心肌梗塞的保栓通類首次登上健保醫療支出冠軍,全年度年申報金額超過24億元,第二名是治療高血脂的冠脂妥。在前20名藥物中,與慢性三高疾病有關的藥物,占了11名。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2/16
樂活養生
握拳伸直15秒就能修復血管!5種伸展讓血管軟Q
身體柔軟度不佳,也就是肌肉伸縮較為困難,與肌肉相關的血管伸展連帶受到影響,另一方面,血管壁中的膠原蛋白,與糖結合產生的糖化現象會因此加速動脈硬化的速度,所以身體越僵硬的人高血壓、腦中風或心肌梗塞的機率也越高。
早安健康
2018/02/06
新聞政策
臺南失智互助家園、老人受虐通報專線113、吞嚥健康操、腦疲勞影響憂鬱失智12/22【新聞彙整】
長期照顧將是未來嚴重的社會問題,少子化造成超高齡社會即將來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推估,長期照護潛在需求約7~9年,國內研究台灣人一生中,需要被長期照顧時間約7.3年,男性平均6.4年,女性高達8.2年。值得注意的是壽險公會,公布106年上半年統計資料顯示,目前長照險有效契約件數59.2萬件,若對照台灣總人口數,計算出投保率只有百分之2.5。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2/22
樂活養生
早晚一杯水能護心,這樣吃降30%心血管疾病風險
常常覺得口渴、長時間沒有尿意、尿色偏濃…這些現象都代表身體缺水了!當身體陷入隱性缺水危機,長久下來也有可能導致心臟病。身體隱性缺水再加上睡眠中流汗、呼氣,水分流失造成,血壓下降、血流減緩的結果,在早晨特別容易形成血栓而導致心臟病。
早安健康
2017/12/10
樂活養生
冬天必吃3種當季水果,降低30%心臟病風險!
冬季盛產的葡萄、草莓和石榴都有豐富的營養,不僅抗氧化,還對心血管系統很有幫助喔!
早安健康
2017/12/10
病症知識
連續9年第二大死因!注意心臟病9徵兆可能救你一命
胸口悶痛,是大多數人對於心臟病發作時的印象。其實從胸悶易喘,到肚子痛、噁心、流冷汗、焦慮甚至是水腫,若頻繁出現都可能是心臟病的徵兆,多加注意就能及時就醫,從死神手中搶回一命的機會也隨之增加!
早安健康
2017/12/10
樂活養生
久坐太傷心,1小時竟增14%風險!每天15分鐘護心救命
現代人老是久坐久站,以至於爬個樓梯就氣喘吁吁,誤以為身體不堪負荷而繼續逃避運動;對於有心臟病史的人來說,想到運動會讓心跳加速、流汗脫水,變相增加心臟負擔,該不該運動更成了棘手的問題。如果平時沒有運動習慣,也可以從每天走路15分鐘開始嘗試。
早安健康
2017/12/10
3 4 5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