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長期照護
職能治療師是什麼?父母老後你一定要認識的長照角色
職能治療師服務的對象分為三大領域:生理、小兒、精神;提供生活功能重建、動作控制介入、輔具諮詢等,讓服務對象逐漸能自己完成日常生活中的活動。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9/30

新聞政策
把握「術後復健黃金期」出院銜接計畫 長照服務無縫接軌
為了讓需要的民眾於出院後可以以最快的時間取得完善的長照服務,衛福部今年推出「銜接長照2.0出院準備友善醫院獎勵計畫」,鼓勵醫院結合現行健保的「出院準備服務」,讓民眾獲得完善的後續照顧。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9/30

新聞政策
動脈取栓術治療 他免於終生癱瘓
與血栓溶解劑相比,動脈取栓術可將治療黃金時間由3小時延長至6到8小時,某些特定部位阻塞更可延長到 12小時,大幅提高患者存活率及後續復原情形。
健康醫療網
2017/09/07

心靈加油站
「被遺忘在孤獨的星球上,幸好遇見你」外籍看護工阿蒂的故事
跟所有來臺工作的印尼看護一樣,阿蒂為了給家人更好的生活,隻身來臺。經歷照顧中風患者的疲倦與焦慮後,她選擇轉換心情。阿蒂同理年輕雇主小蘋,中風後的寂寞與痛苦;小蘋感謝阿蒂無微不至的照顧,兩人在彼此的生命中不僅是勞雇關係,更是無可取代的戰友。
小虎文
2017/08/31

心靈加油站
「那一年我中風,我27歲」在醒不來的惡夢裡,更需要支持與陪伴
「不管命運要告訴我些什麼,至少我要讓自己有選擇權。」不期待接下來有多少美夢,至少,惡夢遠離了,接受真實的自己,是最重要的開始。
小虎文
2017/08/29

長期照護
跟中風fighting!三個月內移除管路、恢復活動功能-猶如「戰鬥營」的重建樂活護理之家
重建樂活護理之家,不只協助中風患者進行復健,包括睡眠、飲食都有照服員詳細的看顧,而利用「椅子」進行復健的創意,更讓患者在回家休養後能持續恢復身體機能。
小虎文
2017/08/24

心靈加油站
長照最難的不是身體的不自由,而是「不知道盡頭在哪」的焦慮——朱偉仁&鍾文音新書分享
當擁有長照二十年資歷的專家,變成被照顧者;當一位作家變成看護。面臨人生角色的重大轉變,兩人是如何看待生命給的考驗?在看不見盡頭的壓力下,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如何取得身心平衡?
卡羅
2017/08/09

長期照護
「絕不放棄」是中風痊癒的關鍵 「沒人陪病」卻是臺灣人未來的困境
神經再生需要一些時間,所以病患不要失望,更要積極進行吞嚥、說話等行為復健,讓臉部的神經有機會再生及回復,但是一定會有「等待期」,所以要對自己有信心,耐心地復健、度過等待期。
臨床上很多本來中風很嚴重的個案,患者是靠著意志力並且努力復健,後來恢復得很好的案例。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7/08/08

長期照護
身心障礙手冊+輔具申請,中風住院時,家人就該準備的五大重點
「出院準備」能協助中風患者的家屬,在病患住院時期取得申請身心障礙手冊的相關資訊。 中風病人出院的一到三個月內是最需要協助的,急性後期照顧與黃金自立給付包能協助患者,申請身心障礙手冊、協助申請輔具、預防再中風、繼續住院獲得復健等。腦中風學會與腦中風病友會,亦定期開課,訓練居服員研習照顧技巧,讓中風病患得到最好的照顧。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7/08/08

長期照護
出院準備01/復健、買輔具、離職照顧...「惡夢這時才開始!」
父親一住院,身邊的親友就再三叮嚀她:中風後3個月內是黃金期,這段時間要是沒好好做復健,父親很可能從此無法再順利行走。
等到快出院的前幾天,又得張羅父親出院所需的輪椅。聽說政府有提供輔具購買補助,但打電話去問才知道補助辦法規定,民眾需先等社會局派專人到家鑑定、核發證明後,憑證購買輔具,才符合申請補助的資格。
康健雜誌
2017/05/16

樂活養生
「我多想有一天,能穿得漂亮離開…」 長輩也需要輕時尚,粉紅色的AYUMI健康鞋
原來是有位90歲的奶奶,因為看到隔壁的奶奶穿著AYUMI的粉紅色鞋子,覺得好美好好看,她也想跟這位奶奶一樣,穿上漂亮的粉紅色鞋,但其實90歲奶奶已經3年無法自行走路了。
愛長照企劃編輯
2017/05/16

心靈加油站
「謝謝媽媽還有力氣罵我,讓我有孝順她的機會。」侯怡君的十年照顧者歲月
對於每一個長照家庭而言,面對的不只是「生病」這一件事,有時它似乎像是自我療癒的旅程,去認識我們心底最深層的需要,和看到家人之間的愛恨與牽絆,像是一起編織一張「記憶網」,當「生病」這一個看似不太好的「禮物」來臨時,我們或許才因此有時間與機會去層層剖析,家族裡交錯的身影之間,不會只有傷痕,還有體貼、諒解、包容,和帶領我們屹立不搖的愛。
小虎文
2017/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