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病症知識
婦癌治療關鍵密碼 基因檢測提升存活期
我國最常見的婦女癌症為子宮內膜癌,其次為卵巢癌。晚期婦癌的治療除了手術,須加上化療或放射治療才能降低復發風險,而現今尚有標靶藥物及免疫藥物,更進一步降低復發風險,提高生存的機會與時間。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4/01/24

新聞政策
這5種癌症篩檢政府買單!及早篩檢治療提高存活率
衛福部推動符合資格者免費接受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口腔癌及肺癌篩檢,早期癌症存活率較佳,若篩檢結果有異常,遵循醫囑及早處置,可降低癌症威脅、對個人及家庭的衝擊。(圖/擷取自健康九九網站)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4/01/23

長期照護
2-3成癌友命喪「惡病質」 醫囑246口訣!傳授戰勝腫瘤關鍵
癌友一旦出現惡病質,會導致沒食慾、吸收不良、營養補不進來、體重下降等,不僅會增加復發機率,且據國際資料統計,20-30%的癌症患者死因並非癌症本身,而是由癌症所導致的「惡病質」。
健康醫療網
2024/01/08

病症知識
乳癌病人不能吃哪些水果?6大地雷食物少吃!乳癌飲食禁忌一文看懂
乳癌是台灣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每天約有31位婦女被診斷出罹患乳癌,而乳癌的發生及復發與飲食因子息息相關。到底乳癌從預防到治療,該避開哪些地雷食物?乳癌化療、術後又有哪些飲食禁忌?《優活健康網》整理一篇關於「乳癌不能吃什麼食物」文章,提供乳癌病人在飲食上的安心選擇。
Uho優活健康網
2023/12/21

病症知識
打擊膽道癌,看懂檢測報告,醫病溝通不卡關
由於膽管癌在病理切片時,能取到的細胞大約只有0.1-0.2公分,要有完整的病理報告有時不太容易,若可以手術治療的情況時,則詳細的病理報告絕對能協助醫師做精準判斷,擬定病人治療方針的有效依據。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3/12/14

病症知識
晚期肺癌藥物多,不必糾結抗藥性
蔡俊明教授說,「建議大家不要糾結在藥物可以使用多久,也不要放棄任何可以使用的治療!每一個病人的情況都不一樣,對藥物的反應也不盡相同。重點在於好好配合醫師、好好吃藥、好好追蹤、好好接受檢查,如果有什麼變化,可以很快的尋找到下一個階段要用的藥物,這才是治療的根本,即便有了抗藥性,也有接續的治療。」
照護線上
2023/12/13

病症知識
罕見淋巴癌 - 華氏巨球蛋白血症 標靶治療新突破
華氏巨球蛋白血症很罕見,若沒有及時治療可能致命,因此有如血管阻塞等症狀卻查不出病因時,就要懷疑是否為此病,以免錯失黃金治療時間。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3/11/19

病症知識
1種藥治N種癌!全癌別的抗癌利器,不定腫瘤類型治療解析,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過去對於癌症的治療,大多都是根據癌症原發部位來決定,然而隨著診斷工具的進步,同一個癌別可以區分為更多不同類型,如果不同原發部位的癌症擁有相同的驅動基因突變,便有機會以相同的藥物治療不同原發部位的癌症,稱為「不定腫瘤類型療法」。
照護線上
2023/11/12

病症知識
晚期甲狀腺癌,氣管、食道都遭殃!標靶藥物治療解析,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甲狀腺癌是內分泌系統常見的癌症,生長速度較慢,但是可能侵犯氣管、壓迫食道,而影響進食、說話與呼吸。陳彥豪醫師提醒,若有發現頸部腫塊、頸部疼痛、吞嚥困難、聲音沙啞等狀況,要盡快就醫檢查。
照護線上
2023/11/11

病症知識
打擊罕見RET肺癌 標靶治療新趨勢
轉移性肺腺癌已進入精準醫療時代,病人治療先前做基因檢測,再決定治療方針。如果有基因突變且找到相對應的標靶藥物,第一線是採用標靶藥物治療,當標靶藥物出現抗藥性或無效時,進入第二線的化療。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3/10/29

病症知識
HER2「弱陽性」晚期乳癌 治療有突破發展
HER2弱陽性乳癌病患接受新一代的HER2抗體藥物複合體治療,不論是荷爾蒙受體陽性或陰性,疾病無惡化存活期是傳統化學治療的二倍,讓腫瘤更晚出現抗藥性,也讓腫瘤縮小的機會大幅提高。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3/10/28

新聞政策
全國共66家癌症診療品質認證醫院 就醫更有保障
癌症治療複雜性高,認證醫院打破過去各科獨立的模式,成立多專科醫師團隊,並建立整合式照護門診,目前全臺共有66家醫院通過癌症診療品質認證,已有8成5以上的癌症病人在通過認證的醫院接受治療。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