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胰島素會破壞腎功能?破除三迷思,重新認識糖尿病患者的重要夥伴

打胰島素會破壞腎功能?破除三迷思,重新認識糖尿病患者的重要夥伴

如果能夠遵照醫囑,不論是單純施打胰島素,或是降血糖藥物與施打胰島素合併使用,都能夠達到良好控制血糖的效果,降低其餘併發症發作的風險。 醫師解釋,施打胰島素僅是彌補自體的胰臟素分泌不足之狀況,並不會有成癮現象或是影響其他健康器官的功能。

養生小金孫

2016/05/30

瀏覽數 29,350



相信多數糖尿病患者對於胰島素都不陌生,但卻不一定真正了解它,也因為如此,往往在醫師建議施打胰島素進行病情控制時,絕大多數的糖尿病患者一開始都會表達抗拒,反而錯失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圖片來源:pixabay) 
 

以下就來介紹一下胰島素,讓大家能更了解胰島素,正確使用胰島素,對於糖尿病的控制有相當好的成效唷!


 何謂胰島素?


顧名思義,胰島素其實就是由胰臟細胞所產生的蛋白質激素,其主要功能是把人體從飲食中攝取到的糖份帶入細胞內,並將糖份轉換成能量。


簡而言之,身體如果缺乏胰島素,糖份就會停滯在血液中,無法被轉換成能量供細胞使用。


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為例,患者就是因為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使得胰臟必須分泌更大量的胰島素才能使體內的血糖達到平衡,但長時間下來,胰臟不堪負荷加倍的工作量,使得多數糖尿病患者後期都會有出現胰島素分泌功能下降的情況。


  迷思一:打胰島素會影響腎功能?


醫師指出,糖尿病患者會併發尿毒症而須洗腎,主因多半為部分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導致糖尿病腎病變,絕非注射胰島素造成。


且一旦腎功能嚴重受損時,口服降血糖藥物已無法有效治療,因此需改以胰島素控制血糖,所以才會造成對於胰島素的誤解。
 

(圖片來源:AC photo) 
 

  迷思二:打胰島素代表病入膏肓,打了以後還會上癮?


糖尿病不僅是二十一世紀罹患率增加最快的慢性疾病,更已連續多年位居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且排名逐年攀升,但仍有許多糖尿病患者對於血糖的控制並不積極管理。


然而,如果長期不控制血糖,不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幅增加,甚至擁有較高的罹癌風險。


因此,如果能夠遵照醫囑,不論是單純施打胰島素,或是降血糖藥物與施打胰島素合併使用,都能夠達到良好控制血糖的效果,降低其餘併發症發作的風險。


醫師解釋,施打胰島素僅是彌補自體的胰臟素分泌不足之狀況,並不會有成癮現象或是影響其他健康器官的功能。
 

(圖片來源:Pixabay) 
 

  迷思三:打胰島素很痛,每餐都要打針很辛苦?


多數胰島素針的專用針頭都非常細,扎下去幾乎沒有感覺,醫師也會建議初嘗試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選擇末梢神經較少的部位,例如腹部進行施打,疼痛多半都不太明顯。


目前已有長效型的胰島素,僅需24小時注射一次,就能穩定空腹血糖。


但任何胰島素的使用,仍須依照醫師指示的劑量與時間使用,才能達到控制血糖的最佳效果。



 



養生小金孫

養生小金孫

愛健康。愛養生

多年醫藥線記者經驗,注重健康也關心養生,希望能將正確的健康新知,帶給大家。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