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繳國民年金,小心將來無法請領勞保年金!

    97658 人瀏覽
    若是一般上班族,曾經因工作中斷退出勞保、加入國保的人,投保時間若非整個月,國保保費可採按日計算。尤其離職的空窗期間,建議領到國保繳費單就要去繳費,原因在於,萬一勞保年資累積未超過15年,只能請領老年一次金給付;若有按時繳納國保保費、有國保年資,可與勞保年資合併計算。
     

    撰文/劉姵呈  


    小陳最近剛離職,想給自己一段時間沉澱心情一邊找新的工作,他的太太一直是全職家庭主婦,因此有人建議他在求職轉換的這段時間可以和太太一起加入國保(國民年金),之後還可以累積年資享有保障。但他們不知道加入國保有什麼好處?要繳多少保費?小陳與太太的計算方式相同嗎?

    國民年金2008年10月1日開辦至今已逾9年,但有很多人像小陳一樣不了解國民年金能提供的保障,其實國民年金主要納保對象是年滿25歲、未滿65歲,在國內設有戶籍,且沒有參加勞保、農保、公教保、軍保的國民,比較多像是年滿25歲的替代役、自由業者、家庭主婦,或是曾經像小陳這樣曾經投保勞保,但因離職退保而有空窗期的上班族。


    國保費用 每月僅需932元

    根據勞保局公布的國民年金計算方式,以2015年1月起調整的投保金額1萬8,282元,開辦後費率每2年提高0.5個百分比,目前保險費率8.5%、60%被保險人即民眾負擔、40%由政府負擔補助,像是小陳的太太無全職工作,就可以用一般被保險人國民年金每月保險費公式來試算:

    月投保金額×保險費率×被保險人自付比率
    =18,282×8.5%×60%
    =932元


    認證理財規畫顧問(CFP)王麗文提醒,過去有許多的人因無全職工作收入,導致勞保年資無法延續,因而加入職業工會;但王麗文說,現在加入工會加保勞保也會限制投保薪資級距;此外,若提不出在職證明,一經查獲,民眾不但勞保年資會被取消,已經繳交的保費也不會退還。

    因此她認為,國保保費每月僅需932元,只要符合資格就可以依規定請領相關年金給付或一次性給付,其實是很划算的。


    ★Tips:國民年金提供的5種給付保障

    3大年金給付保障:老年年金、身心障礙年金、遺屬年金。
    一次性給付:生育給付、喪葬給付。




    非全月加保者 國保費用按日計算

    若是一般上班族,曾經因工作中斷退出勞保、加入國保的人,若投保時間非整個月,國保保費可採按日計算,按被保險人實際加保日數占30日的比率,計收保險費,計算方式為:月投保金額×保險費率×被保險人自付比率×加保天數/30。

    舉例來說,如果小陳在2017年1月6日離職,由舊公司申報退出勞保,2週後後找到新工作,在1月20日由新公司申報參加勞保,這14天因為勞保中斷小陳被納入國保,以一般被保險人身分計算,小陳須繳納的費用為:18,282×8.5%×60%×14/30=435元。

    王麗文也建議,在這段期間領到國保繳費單就要去繳費,原因在於,萬一勞保年資累積未超過15年,只能請領老年一次金給付;若有按時繳納國保保費、有國保年資,可與勞保年資合併計算,若大於15年,可在年滿65歲時,依各保險年資分別計算給付金額後,合併發給被保險人老年年金給付。

     
    國民年金
    (圖片來源:pixta)

    本文經Smart智富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延伸閱讀:

    1. 短期打工也要投保 可別白白少算年資    

    2.
    勞保年金的所得替代率近5成 是真的嗎?



    推薦閱讀:

    用勞保、國保取得長照補助

    單身族要退休了,要如何做退休資產管理?



    關於作者-Smart智富

    《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保險、退休規畫、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以及透過旗下臺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等財經暢銷書,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更多精彩文章請見「Smart財經好讀」:

    http://smart.businessweekly.com.tw/Reading
     
    Smart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martmonthly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
 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 愛長照定位:解決照顧者疑惑的社群、整合長照專業者的論壇、關心長期照顧者的媒體
  • 愛長照宗旨:希望,互助,愛心,陪伴
    • 愛長照訂閱電子報
    • 追蹤愛長照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