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囤積的物品,反映了你的心靈地圖-中年之後,探索自己的「不滿足」

    26384 人瀏覽
    我們從小到大被環境或周遭的人灌輸的一些概念,會成為我們性格的一部分,成為一種信念。當我們成年後,有能力擁有一個自己可以隨意佈置的居所時,這些信念就會以具象的方式呈現在自己的家屋裡面。

    文/王漪
     

    大約從十二三歲開始,我就染上了買書癖,尤其是入社會工作之後,有了經濟自主能力,每週若是不去誠品書店拎幾本書回來,日子好像很難過似的。
     
    通常,我買的書內容都比較理性,平和,這麼多年來只有一本書,光看書名就很讓我感到很驚悚,那是在公元兩千年出版的《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這本書名會嚇我一跳的原因是:我想到我的居所……天哪!如果它是我的一面鏡子,那……我的問題可就大了!
     
    我要怎樣來描述我的家屋呢?最簡單且直接的說法是:「它幾乎從來沒有整齊過」、「在我的家裡,什麼都有,但是需要用到的時候,我散盡家財買來的東西卻一個都找不到」。
     
    我常常這樣自嘲:「我的家裡充滿了昂貴的垃圾。」說它們是垃圾,不是它們本身沒有價值,而是缺乏秩序的儲藏方式,造成永無止境的「找不到」,擁有或不擁有變得無差別,而我因為懶得找,就立馬會去再買一個同樣的東西。
     
    斷捨離
    (圖片來源:photoAC)
     
    若干時日之後,就會發現自己有七把剪刀,好幾本同樣的書,不適用的包包,或是一個幾乎不開伙煮飯的人,竟然有十包以上的白米……
     
    在《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書中反覆提到的一件事,就是:我們從小到大被環境或周遭的人灌輸的一些概念,會成為我們性格的一部分,成為一種信念。
    當我們成年後,有能力擁有一個自己可以隨意佈置的居所時,這些信念就會以具象的方式呈現在自己的家屋裡面。下面我可以舉幾個自己的例子,跟大家分享。
     
    就說買書吧,我為何要無止境的買滿坑滿谷的書呢?因為我有「知識焦慮症」。
     
    我小時候住在屏東,那裡升學率跟都會區有落差,很多望子(女)成龍成鳳的父母,大約在孩子小學畢業之後,就會送他們到大都市去唸中學了,野心大一點的直接到台北,距離最近的也會去高雄吧,我家當時沒有那麼多錢供應我去外地唸中學,必須留在屏東,但父母仍希望我可以考上公立大學。
     
    因此,我最常聽到的是:「你要格外的努力讀書,才有本錢跟人家拼啊。」彷彿書本關係到我整個的前途命運,擁有它,吞下它們,就多了一層保障。
     
    唸完研究所,入社會後,我從事了媒體工作,每個禮拜都要產出新的節目,「吸取新知」再度成為我吃飯的本事,深怕自己漏掉了那些重要的資訊,做出來的報導不夠專業,不夠新穎,會被這競爭激烈的產業淘汰。擁有知識的象徵物—書籍,像是成為一種癮頭,不按時吸兩口,生活將難以為繼。
     
    斷捨離
    (圖片來源:pixabay)



    我那整屋子的書訴說著,我靠知識取得安全感。即便我只是買來擺著,有至少一半的書從來沒打開看過。
     
    書籍本身並不會造成家屋內的混亂,亂的原因是:「不願受規範,不願時時物歸原處。」覺得,「人活在世界上,別人立的規矩已經夠多了,何必在自己家裡還要守那麼多規矩?為什麼我在自己家裡還不能隨心所欲?!」
     
    所以,我的書除了會出現在書櫃裡,還會出現在每個桌上、地板上、洗手間的置物架、菜籃裡、某些鞋子上、狗屋的屋頂上……
     
    除了書籍,還有一些跟媒體工作者專業有關的物品,像是CD、DVD、各類文具,紙張,顏料等。大致也是比照書籍的處理方式辦理,大量地擁有,毫無章法的放置。
     
    最近幾年,我開始用電腦繪圖,曾經所費不貲買的各類顏料,至今不知如何處置,也因為懷念那段習畫時間的自己,所以,這些顏料既捨不得送人,更不捨得丟棄,就這樣……囤積著。
     

     
    在剛才這段描述中,我至少可以歸納出幾個重點,我看見家屋,怎樣成為我的鏡子。
     


    ▍第一個是:自我概念,價值觀,排列出那件事情是最重要的
     
    以我來說,要出類拔萃,要有競爭力是最重要的;方法是讀書,或是擁有書,把知識消化後做成節目。這些信念,是我20到50歲的主要目標。
     


    ▍第二個是:隱藏於心中的叛逆
     
    我在外頭是個不惹是生非的人,因為我不想承擔惹是生非的後果,但在家裡,嘿嘿,那真是「老娘愛怎樣就怎樣!」這種隱藏的叛逆甚至讓我排拒婚姻,因為不想在自己家裡還要配合任何人。
     


    ▍第三個是:前面兩個加起來,既想要有能力又要自由,但得到的,卻是極度的不自由
     
    「什麼都有卻什麼都找不到」的混亂,常讓我陷於自我厭惡中,當我氣急敗壞的尋找某顆藥丸、某份文件,或某雙不成對的襪子時,我會聽到我對自己惡狠狠地說:「我真的受夠你了!」
     
    家屋,是自我的一面鏡子,如果有人剛好在我整理好的時後來看我,看到我的書,我的畫,我的音樂和樂器,他可能會覺得這屋子的主人是個知識豐富,有藝術氣息的風雅之士。
     
    那……可能是我的一小部份,如果看到的是幾乎沒有讀完的書,已經放乾了的顏料.,某些已經擺到發霉的CD,那這個家屋反映出來的就是個充滿昂貴廢物的心靈了。這樣的心靈著實令我想逃離-,就像我有時必須逃離我的居所,出去透透氣。
     
    斷捨離
    (圖片來源:photoAC)

    最近,我那綿延半世紀的的「書籍文具成癮症」」得到了一個非我所願的解藥。
     
    我年紀大了,視力大不如前,看書的速度是以往的十分之一吧,改用電腦繪圖,視力也難承受長時間使用3c產品。
     
    漸漸地,我買書買畫具文具的興致降低很多,我也覺得很多大部頭的書,在我有生之年不會再看,更重要的理由是,我已經退休,不再需要事事出類拔萃,我已經「夠好了」。
     
    很多過去霸著刷成就感的東西,不再難捨,我期望我未來的家屋,清清爽爽。多些空間給生活,給人,而不是給「物品」。
     
    我希望有朝一日。當我結束塵世之旅,來替我整理後事的人會莞爾一笑說:「這位老人家真的很貼心,屋子裡一點廢物都沒有,一點困擾都不留給別人。」那我就成了一個真正友善的人了。
     
    斷捨離
    (圖片來源:photoAC)


    繼續閱讀:

    1. 父母怎麼變成囤積狂?請看見他們的執著與不安

    2. 伊佳奇:婆婆囤物塞爆家 該怎麼辦?


    心靈輔導老師|王漪
    王漪
    點此了解王漪>>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 「與心靈有約」主持人 心靈輔導老師 王漪
      • Rosa擁有超過三十年的心靈培育經驗。自一九八一年起,在隸屬于教育部財團法人的傳播機構「光啟社」製作「人格教育視聽教材」,舉辦訓練課程,並曾赴法國、西班牙接受創作、靈修與影視媒體相關訓練。

        二〇〇〇年起任教聖心女中,主持「心靈有約」課程,著有《與孩子心靈有約:20堂給大人與孩子的靜心啟蒙課》一書。 Rosa以慧黠的眼光、幽默的筆調,描述晚年的生活與心靈。

        她的幸福配方是-安全感、明朗的氣候和人際關係,還有心靈與物質的不匱乏。在安定的生活中,人不必很有錢,也可以活得幸福。
      • 幸福老學>>「老天只要給我一點點機會,我

        「親情不是理所當然,傷痕再小還是會痛」家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
 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 愛長照定位:解決照顧者疑惑的社群、整合長照專業者的論壇、關心長期照顧者的媒體
  • 愛長照宗旨:希望,互助,愛心,陪伴
    • 愛長照訂閱電子報
    • 追蹤愛長照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