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聽」不是正常老化!聽力損失的潛在危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失智與憂鬱

    12822 人瀏覽
    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有較高罹患聽損的風險,因為它能造成內耳血管的損壞。糖尿病患者應更經常檢測聽力,因為他們可能會比其他人更早需要面對聽力損失的問題。未經處理的聽損問題,會導致認知能力受損。
     
    文/明基健康學院編輯團隊
     

    聽力損失如果一直不處理的話,會造成社交上、情緒上和精神上的影響。為了避免這種後果,徵求專業諮詢和處理方案極為重要。
     
    未經處理的聽力損失伴隨許多風險,會影響患者的健康和情緒問題。若患者選擇不處理,等於是在拿自己的社交關係、職業生涯和健康做賭注。
     


    ▍因聽損而加重的病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失智
     
    有幾種特定的疾病,可能會讓您更容易罹患聽力損失,或是因聽力損失未處置而令其更加惡化。
     
    舉例來說,
    心血管疾病會增加罹患「低頻聽損」的風險。若您或家族內有相關病史,可能就會有未經診斷察覺的聽損問題。定期的聽力檢測,便在問題出現並影響您生活之前就察覺狀況。
     

    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有較高罹患聽損的風險,因為它能造成內耳血管的損壞。糖尿病患者應更經常檢測聽力,因為他們可能會比其他人更早需要面對聽力損失的問題。
     
    未經處理的聽損問題,會導致認知能力受損。因為大腦部分區域缺少聽覺的刺激會產生代償效應,進而導致專注力下降和疲憊感。也有跡象指出,
    聽損問題若不加以處理,會加速失智症的症狀。
     
    失智症

     
    ▍聽力損失帶來的社交影響
     
    不論是患有聽損的成人或是兒童,忽略問題不去處理所帶來的後果影響甚鉅。小朋友可能會被霸凌或排擠,這可能會導致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留下嚴重且不可抹滅的負面衝擊,自信和學習成效也會大受影響。
     
    對成人來說,聽損問題可能會影響職涯發展、社交關係和友誼。維繫友誼或許會因此更艱難,當一方有聽損問題時,也讓人更難以維持開心且穩定的關係,嚴重的話甚至會讓人直接或間接地錯過工作發展機會。
     
    雖然人們應該要學著跟有聽力損失的人相處,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個認知。
     
    聽損

     
    ▍聽損所帶來的情緒影響
     
    聽損者常反應自己在一整天的活動後,總是倍感疲憊,這種疲憊感不僅是生理上的,也包括心理上的。因為他們需要更加仰賴其它感官知覺以保持專注力,特別是為了維持和朋友和同事的互動而更加地身心俱疲。
     
    這種程度的疲憊感可能會導致慢性疲勞、焦慮,甚至變成憂鬱問題。一個患有聽力損失的人甚至可能會懷疑同事或朋友在背後說自己壞話,進而導致孤獨感和抑鬱。
     
    人體有許多層面都跟我們的五感互相關連,所以當其中一項感官知覺受到干擾或喪失時,就有可能會嚴重影響他們的生活。若能這項問題。可以經由某種方式緩解的話,盡早處理總是最好的方式,適時有
    助聽器的協助,將可改善聽損所帶來的各個層面的影響性。
     

    延伸閱讀>>長輩重聽沒自信?關於助聽器,七個你必須知道的事實
     
    原文經BenQ醫療照護網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重度聽障患者研究:失智風險增5倍
     
    2. 
    不要輕忽聽力障礙研究顯示「失智風險」恐增2~5倍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
 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 愛長照定位:解決照顧者疑惑的社群、整合長照專業者的論壇、關心長期照顧者的媒體
  • 愛長照宗旨:希望,互助,愛心,陪伴
    • 愛長照訂閱電子報
    • 追蹤愛長照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