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好好到老想住哪?歡迎來臺中「好好園館」試住體驗
15725 人瀏覽 -
-
-
2021/09/20
作者 愛長照企劃編輯 -
-
-
-
-
-
文/ 小文
打造一個自己現在未來都想住的住宅環境,完成的其實不只是自己的夢想,還有社會企業的責任心和慈悲心,讓長者有一個美好的晚年可以期待,也讓社會更多人能打破對「老人」、「家庭」的單調想像;老,將是一個很有發展的新階段。
退休生活常有孤單與生活不便的現實裡,你是否有處桃花源?哪裏有藍天白雲、鳥語花香的自然環境,自在享受慢活步調,可以讓壓力頓時消除;哪裡能與年輕人在平等氣氛中活力交流,共同解決生活裡的不安、不便、不滿。現在就是有這樣的住宅,勾勒出第二人生的美好願景,而且已出現在台中沙鹿都會區的綠樹環繞小谷地-「好好園館」。
▍孤單與照顧的新解方
八十多歲的劉媽媽患有輕微帕金森氏症,曾一度臥床、兩星期沒胃口,只能住院打營養針,幾乎到重度失能程度。劉小姐回想起8個月前媽媽的狀況說:「媽媽原本還很擔心,自己是不是快要走了?」後來她鼓勵父母來到好好園館居住,如今母親已經可以自由活動,每天都在花園走路一小時,而且好好園館裡的年輕人、專業照護人力,讓母親愈來愈健康。
七十多歲陳姐在子女離巢後,難以適應獨居生活,失去自信,飽受失眠之苦,有一天她終於受不了,打電話給兒子說,「載我去醫院,我快要瘋了。」然而,在加入好好家族後,她在好好園館一覺到天亮,笑臉迎人、活力十足。
孤獨與照顧海嘯,已在台灣真實發生。靜宜大學社工系教授紀金山的觀察,許多長者,尤其是行動不便或生病者,經常會面對機構生活的兩難心態:不想去,現實上卻好像不得不去,但又怕一旦去了,就回不了家;但留在家又難以得到妥善照顧,或怕給孩子負擔。紀金山倡議長者體驗「二地居」的新型態生活,說如果盡可能做好孤獨陪伴和短期照顧,提升長者的健康程度,就能減少對青壯人口的依賴,降低醫療與長照系統的負擔。
▍短住、長居的優質生活服務
紀金山展開長達十年的努力,終於打造出這個全新概念的居住環境,規劃及提供孤獨療癒活動跟專業服務,增加社會大眾對服務住宅的好感和熟悉度。他希望讓佔台灣84%健康或亞健康的銀髮族,可以接受像分時度假旅館一樣。在自覺有需要時,能樂意來、提早來、隨時來。
園館主建物是地下一層地上六層樓的集合式住宅及複合旅館,二樓以上有兩層的好瓦文旅,還有短租、長住的會員住宅,以及十個交誼廳和許多公共設施,包含電影院、廚藝教室等。而且每層樓還設有青年房,鼓勵學生打工換宿,青銀共居。
特別的是,紀金山的短租或長住家園,是以共享、短暫生活照顧的角度出發,比如王伯伯輕度中風出院後,一般起居雖可自理,但備膳和洗澡卻覺得困難,還拿不定主意要不要請外籍看護,就可以先住進二樓月租型的安心家園,有食宿、交通及生活管家服務,園館還可串聯外部居家照顧服務資源,乃至居家護理、物理治療等復健服務。等到王伯伯康復後,就能再回到自己的家;未來想要有人作伴時,就可再住進五樓的旅館,見見之前共居的老友,參加幾天的課程,重新找回認同感。當然也可以轉為長住會員,好好到老。
▍二地居,喚醒對生活的渴望
「我們打造的,是一個我和家裡長輩,現在、以後都願意住的地方,」好好園館創辦人、靜宜社工系教授紀金山說。
對紀金山來說,健康的居住空間要素,通風採光好、三餐準備好,連接醫療照顧,都只是好好到老的基本,心理健康才是最大因素。「好的社會關係才能讓人們有成就感、歸屬感、信任感,」紀金山說。因此,好好園館裡有高達六成的公共設施,內有十間交誼廳,以及電影院、麻將房、演講廳,更特別是還有專屬的「好好聚落」廣闊園區。但「好好園館」不只是三千坪莊園,而是有緊密社會關係的開放家園,加入互惠共居的好好家族,在附帶服務、學習、工作的多功能莊園裡,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特質、故事,喚醒未來生活的渴望,重拾歡笑與健康。
好好到老想住哪?「好好園館」的兩地居住模式是要趕快知道的新選擇
>>了解更多好好園館,點這裡。
繼續閱讀:
1. 你老了想住哪?我想住這裡-風靡年輕人的「好好聚落」、「好好園館」
2. 不分年齡,大家來交朋友!老後共居新實驗「好好園館」:希望做得比家更多一點
紀金山展開長達十年的努力,終於打造出這個全新概念的居住環境。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