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心靈加油站
從無助到希望,如何在艱難的照顧中找到支持?
在漫長的照顧過程中,林女士逐漸體會到,照顧一位重病患者遠不僅是提供基本的生活協助或遵循醫療指導,更大的挑戰來自於情感和心理層面的壓力。儘管她對丈夫有著深厚的愛和無限的耐心,但這些情感支柱卻常常被丈夫的情緒波動所擊碎。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5/02/13

心靈加油站
《罹癌後對生命的影響》 中秋月圓人團圓,家庭是癌友的避風港?!
癌症及相關治療可能會對癌友的人際關係帶來影響,有些家庭關係會因此受到影響。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4/11/22

心靈加油站
《希望之花》為自己畫個圓.小婷的故事
以前虛弱無助的內心需要接受別人給予善意,現在她成為一個擁有強韌力量甚至希望能為他人付出的人,小婷一路走來累積許多心得,樂於訴說自己的故事,曾經自己寫了文章投稿,就是希望讓更多癌友知道,最重要就是好好愛自己。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4/10/08

樂活養生
還在撩妹語?四大逗奶語錄,不只增進感情還能妙回尷尬問題!
隨著年齡的增長,伴隨著親友、老伴的離去或人際圈的縮小,這種「我是你的全世界」的甜蜜感,越來越稀有,值得我們主動去創造。因此,我和新活藝術團隊腦力激盪出幾則逗奶語,,歡迎大家多多使用。
新活藝術首席講師 Moony康思云
2018/07/28

心靈加油站
女性貧窮化年代來臨?吳娟瑜:要共好,女人得先學會不心軟
現代女性蠟燭兩頭燒,工作、家庭都要兼顧,好不容易累積的財富,卻常因一時心軟而借出去。真的,有那麼嚴重嗎?「我看了許多女人的故事,她們賺錢能力好,或是因為刻苦耐勞,在中年後,慢慢累積了一筆『養老金』,但最後這筆財富卻容易失守,使得老了,才為金錢不斷憂愁。
小虎文
2018/04/12

心靈加油站
勇敢表達生病的愧疚與心疼,中風家庭就能重建希望-諮商心理師 王嫊淩
論是照顧者或是被照顧者,如果雙方能看見彼此身處的狀態與需求,去發現彼此內心複雜的情緒,並允許衝突的存在、容忍彼此的差異;讓雙方有機會公開坦承內心的想法與歧見時,就能幫助家庭面對變動中的失落與壓力。
諮商心理師 王嫊淩
2018/03/26

樂活養生
厭世長輩常把「我不想活了!」掛嘴邊,其實,他只是怕孤單死去......
你身邊,有沒有人成天嘀咕著人生乏味,不想活了,但卻習慣吃各種保健藥品養生?看似矛盾的行為其實是因為,他們非常怕死!可是這些「不想活」的話重複多了,其他人會逐漸彈性麻痺,而變得不在乎。只是周遭的「看似不在乎」,反而加深了抱怨者「不想活的理由」----因為他們覺得沒人在乎他的死活,那活著有什麼意義?
心靈輔導老師 王漪
2017/12/18

樂活養生
【王竹語專欄】你家爺奶是「智庫型」還是「玩樂型」?五個祖父母角色分析,讓孩子學習銀髮智慧
成為祖父母的喜悅,往往不下於當年成為父母的喜悅,甚至超過許多。他們透過孫子的出生,重溫過去剛身為父母的歡樂,但有些父母因為自己的爸媽實在太寵小孩,導致教養上的落差,反而不太樂意祖父母與孫子相處?其實比起一昧禁止,不妨先觀察自己父母屬於哪一類的祖父母,有助於找到祖孫關係的平衡點喔。
王竹語
2017/11/18

新聞政策
沈政男醫師-長照重擔經常落在身心狀況最差的家屬肩頭
社會局說,需長照家庭可以申請居家服務、喘息照顧,不必走上絕路啊!問題是現行的「十年長照」可以提供多少居家服務?每個月最多九十個小時。多少喘息照顧?每年最多二十一天。其餘時間呢?不好意思,請自行處理。為什麼不提供多一點時數?因為一年全國只有幾十億預算,但需長照人口有數十萬,長照財源遠遠不足。
沈政男 醫師
2016/05/27

樂活養生
年輕不顧家,老了沒人顧
家人的關係除了滿足物質需求之外,心靈的呵護更是我們內心深處最渴求之處,或許我們認為打罵孩子都是為他們好,卻可能打斷彼此之間的情感連結。如果子女按月給我們數千或數萬元的生活費後就一切不聞不問,我們真的就滿足了嗎?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5/27

長期照護
誰來照顧最好?阿嬤真的喜歡輪流住子女家嗎?
熱心的王小姐馬上跑到隔壁大街老大家中很認真要進行衛教,卻得到另一盆冷水:「小姐啊!我沒空聽妳說,何況阿嬤還沒到我們家。我們老三怎麼這麼過份,今天還是他們照顧,這樣很不負責任,妳去找他們就好!」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