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病症知識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骨髓移植救命稻草 MRD成敗關鍵
一名三十多歲年輕男性去年因全身嚴重骨頭痛、發燒就醫,意外發現罹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經標靶藥物治療,就在MRD (微量殘存疾病檢測)為陰性,體內測不到殘存癌細胞,要做骨髓移植前,又冒出難纏的微量癌細胞。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4/11/25

病症知識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標靶可治癒 揮別終生吃藥指日可待
台灣一年新增二百多名病人,中位數年齡為五十至五十四歲,男性比女性多。常見的症狀有疲憊、發燒、瘀青、脾臟腫大、食慾不振、體重下降等。林口長庚醫院血液科主任郭明宗醫師表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是白血病的一種,也就是俗稱的慢性血癌。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4/10/08

病症知識
急性淋巴性白血(ALL)治療成敗關鍵MRD 半數以上成人病人可痊癒
成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中,有30%病人其癌細胞具有「費城染色體」,由於費城染色體變異會影響預後及治療策略,治療前要檢測此突變。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4/08/31

病症知識
兒童不明原因發燒、淋巴結腫大、骨頭痛 小心是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治療,第一階段是引導期治療,希望在最短時間內殺死最多血癌細胞達到疾病緩解,接著進入第二階段的鞏固期治療以鞏固療效,最後是第三階段的維持期治療,目的是持續殺死癌細胞以維持疾病緩解,預防疾病復發。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4/08/31

病症知識
血癌不用怕!慢性骨髓性白血病10年存活率達92% 只使用口服標靶藥物有機會治癒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是白血病(CML)的一種,也就是俗稱的血癌,每年新增病例為200多人。一般人聽到血癌就聞之變色,不過,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已有標靶藥物可以治療,多數人使用一個藥物就可「完封」,十年存活率高達92%。最新的第三代標靶藥物有機會提高停藥的機率,縮短用藥時間,因此一定要積極接受治療、規律服藥、定期追蹤。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4/06/25

病症知識
抗復發!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標靶來助攻 殲滅癌細胞
成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惡性度高,即便患者接受標準化療、口服標靶藥物處方,治療後追蹤MRD (measurable residual disease,可測量殘存癌細胞)若仍為陽性,表示體內還有殘存癌細胞,最終會走上疾病復發之路。約七成的病患接受雙特異性抗體藥物治療後,MRD可由陽轉陰,後續再接受造血異體幹細胞移植,提高疾病痊癒的機會。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4/06/24

病症知識
兇猛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 標靶治療現曙光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是骨髓幹細胞基因突變,產生惡性癌化現象。骨髓幹細胞失去往下分化的能力,導致癌細胞過度增生,發生出血、感染、缺氧、疲倦等症狀,癌細胞還會在血液四處亂竄,甚至跑到肺、腦、肝臟,破壞器官的功能。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3/12/13

病症知識
好發老人的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 症狀不明顯進程又慢 常被忽略
患者平常只會覺得體力差一點點,應該是老化的正常現象,許多病人因症狀不明顯而能完全不影響日常生活,運動爬山樣樣來。但當不正常的白血病細胞開始抑制正常白血球生成時,正常免疫力就會受到壓制。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3/09/19

病症知識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CLL) 三情況 立即治療提升存活率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目前有許多新治療選擇;尤其是經基因檢測,有TP53基因突變或者第17對染色體缺損(短臂減損)者,最新研究已有二種反應率佳的標靶藥物可選用,治療策略更加多元,病人應勇於面對積極治療。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3/08/19

病症知識
疲憊、發燒、骨頭疼痛,骨髓纖維化警訊與治療
骨髓纖維化的症狀,臨床上不是那麼明顯,也不是那麼具有特異性,常見的有發燒、食慾不振、腹脹,骨頭疼痛、皮膚搔癢、夜間盜汗,都是骨髓纖維化常見的症狀,這些症狀不具特異性,所以這些病患常常拖了很久,從症狀到診斷,數個月到數年不等。
照護線上
2023/08/17

病症知識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口服標靶 7月起納健保給付
傳統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治療主要是化學治療,但是其中部分患者對化療反應不佳,且預後困難,從今年7月開始,新一代口服標靶抑制劑獲得健保給付,副作用相對較低,同時也能進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3/07/13

病症知識
BCL-2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獲給付,助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搶時間救命,醫師圖解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在台灣每年約新增800例個案,是成年人最常見的白血病。
照護線上
2021/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