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病症知識
突破小細胞肺癌治療困境!免疫治療納入健保給付,顯著提升治療成效,胸腔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小細胞肺癌主要發生於55至75歲之間,以男性吸菸者為主,男女性比例約為10比1。小細胞肺癌與吸菸密切相關,常長在肺部中央區域,可能出現慢性咳嗽、痰中帶血、聲音沙啞、呼吸急促、胸痛、背痛、骨頭疼痛、體重減輕等症狀。
照護線上
2025/03/13

病症知識
罹肺癌別放棄!標靶治療助攻早期、晚期肺癌治療
根據臨床試驗,目前標準治療會建議有EGFR基因突變的早期肺癌患者,若為第1B到3A期別,術後需進行輔助型化療,再接續使用標靶藥,有望降低復發風險以達到延長整體存活的目的。
健康醫療網
2025/01/10

病症知識
晚期腎細胞癌治療進展,免疫合併治療醫師解析
多數的病人其實,不一定會有很明顯的症狀,當腫瘤如果是比較大的,或者是它影響的範圍比較廣,或者是影響比較到周圍的器官,或是周圍的組織,可能會有一些其他的症狀,常見的可能有一些疼痛,壓迫的疼痛、背痛,輕微的血尿等等[1]。
照護線上
2024/11/28

病症知識
肺癌惡霸—小細胞肺癌存活率不到2% 積極治療突破瓶頸!
肺癌蟬聯42年十大死因之首,在所有的肺癌中最惡名昭彰的是「小細胞肺癌」,發現時大多已是晚期,五年平均存活期甚至不到2%。不過,根據最新的研究發現,小細胞肺癌病人做化療後追加免疫治療,可以減少復發機會,延長存活時間,能有效對抗這個肺癌中的惡霸。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4/11/28

病症知識
免疫合併標靶治療開啟新篇章!晚期肝癌不再絕望,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肝癌在臺灣發病率位居第五,死亡率則排名第二。根據國健署數據,臺灣每年約有一萬名新發肝癌病例,其中30-40%確診時已是晚期。林裕民醫師表示,「早期肝癌無症狀,建議有肝硬化、酗酒、B型或C型肝炎等高風險者定期追蹤檢查。」
照護線上
2024/11/13

長期照護
健保給付肝癌晚期一線治療新利器: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 五大關鍵解析
肝癌是台灣常見的癌症之一,由於早期沒有症狀,直到出現黃疸、腹脹等症狀時,已進展為肝癌晚期。此時,因腫瘤較大,甚至侵犯血管或轉移至其他器官,大多數患者診斷時已無法進行手術根除腫瘤。
照護線上
2024/10/22

病症知識
肺癌第四期怎麼辦?醫師圖文解說
在過去,肺癌治療往往讓人束手無策,治療選項相當有限。近年來愈來愈受到關注的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讓肺癌第四期的治療露出曙光。雖然可能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出現抗藥性或病情惡化,但是新型治療藥物亦持續研發進化。
照護線上
2020/06/05

病症知識
該救命或工作? 免疫療法助三陰性乳癌病友一次實現兩心願
洪志強醫師表示,晚期三陰性乳癌患者中,約4成免疫細胞反應陽性,適用免疫治療。根據研究,免疫療法搭配化療有機會延命超過2年,且多數患者不會因多使用一種藥物而出現副作用明顯增加的現象。
健康醫療網
2020/05/29

病症知識
肺癌第三期怎麼辦?醫師圖文解說
癌症分期代表著目前癌細胞進展的程度,我們需要根據電腦斷層、支氣管鏡等各種檢查,評估腫瘤(Tumor)的大小和侵犯位置,了解淋巴結(Nodes)受影響的程度,並找出癌症是否轉移(Metastasis)到其他器官。
照護線上
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