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標靶治療

共有 31 則相關文章

病症知識
肺癌術後三年是復發高峰 醫揭「降復發、存活關鍵武器」
肺癌依組織型態可分為小細胞肺癌與非小細胞肺癌,其中非小細胞肺癌又包含肺腺癌、鱗狀細胞癌與大細胞癌。
健康醫療網
2025/08/13
病症知識
轉移性攝護腺癌新希望 鎦-177放射標靶精準狙擊癌細胞
美國前總統拜登驚傳罹患第四期攝護腺癌,引發國際關注。根據衛福部2022年統計,攝護腺癌已成台灣男性癌症發生率第三名,十年間幾乎翻倍成長,且約三到四成病人確診時已出現轉移,最常見為骨轉移,造成劇烈疼痛與生活品質下降。病人一旦對荷爾蒙治療產生抗藥性,會感到相當絕望,新一代的鎦-177 PSMA體內精準放射標靶療法,為這群病人帶來一線曙光。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5/08/07
病症知識
透過基因檢測 清晰描繪晚期攝護腺癌治療方向
基因檢測可以幫助醫師在制定治療計畫時,對藥物使用有更全面的規劃與判斷。目前基因檢測雖僅給付在先前接受過抗荷爾蒙藥物治療後惡化之轉移性攝護腺癌病人,但若經濟能力許可,也可考慮提早檢測。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5/06/19
病症知識
高惡性度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 數周內奪命! 抗癌利器新希望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是台灣最常見的淋巴癌類型,約一半的淋巴癌病人都屬於此分型。它不僅高惡性度、具侵襲性,病程發展快速,可能在短短數週就要人命。然而,經標靶加上化療治療,整體存活率超過五成,早期病人甚至高達七成以上。不幸復發仍有多種治療方法可選擇,為病人帶來新希望。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5/02/17
病症知識
晚期腎細胞癌治療進展,免疫合併治療醫師解析
多數的病人其實,不一定會有很明顯的症狀,當腫瘤如果是比較大的,或者是它影響的範圍比較廣,或者是影響比較到周圍的器官,或是周圍的組織,可能會有一些其他的症狀,常見的可能有一些疼痛,壓迫的疼痛、背痛,輕微的血尿等等[1]。
照護線上
2024/11/28
病症知識
免疫治療接續標靶治療,提升肺鱗癌治療成效、優化生活品質,「醫病共享決策」創雙贏,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肺鱗癌初期沒有症狀,不容易發現,但隨著腫瘤進展,可能出現咳嗽、咳血、胸痛、發燒、呼吸急促、體重減輕等症狀,且由於肺鱗癌好發於肺部中央,所以比肺腺癌容易出現咳嗽、咳血的狀況。
照護線上
2024/09/18
病症知識
罹癌就得放棄工作?晚期肝癌口服標靶藥助彈性兼顧工作與生活!晚期肝癌治療圖文懶人包
現階段晚期肝癌的治療,標靶藥物與免疫藥物都能發揮治療成效。在這些治療選項中並沒有絕對較好的選擇,重點在於適合患者個人的狀況。標靶加免疫的治療組合與口服標靶藥物的反應率、治療成效相近,不過標靶加免疫的治療組合採用針劑注射,病人需要每三周回診接受治療,而口服標靶藥,只要在家服藥每日一到兩次,有助減少回診次數,對生活與工作的影響較小。
照護線上
2024/04/13
病症知識
早期肺癌莫驚慌!標靶治療來助攻 復發率降8成
肺癌是臺灣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症,已經成為新國病。根據110年癌登資料統計,國內肺癌中近三成屬於早期肺癌。早期肺癌最好的治療方法是動手術將腫瘤切除,而第二期、第三A期的病人術後可以做基因檢測,有EGFR基因突變,再做標靶「維持治療」,復發率可以降八成以上,並且大大提高存活率。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4/03/21
病症知識
兇猛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 標靶治療現曙光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是骨髓幹細胞基因突變,產生惡性癌化現象。骨髓幹細胞失去往下分化的能力,導致癌細胞過度增生,發生出血、感染、缺氧、疲倦等症狀,癌細胞還會在血液四處亂竄,甚至跑到肺、腦、肝臟,破壞器官的功能。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3/12/13
病症知識
罕見淋巴癌 - 華氏巨球蛋白血症 標靶治療新突破
華氏巨球蛋白血症很罕見,若沒有及時治療可能致命,因此有如血管阻塞等症狀卻查不出病因時,就要懷疑是否為此病,以免錯失黃金治療時間。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3/11/19
病症知識
打擊罕見RET肺癌 標靶治療新趨勢
轉移性肺腺癌已進入精準醫療時代,病人治療先前做基因檢測,再決定治療方針。如果有基因突變且找到相對應的標靶藥物,第一線是採用標靶藥物治療,當標靶藥物出現抗藥性或無效時,進入第二線的化療。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3/10/29
病症知識
打擊早期EGFR肺癌,預防復發有新招
早期肺癌的發生的確可以藉由手術根除來解決,但發現時,期別愈高的病人,術後的預防性化療或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等輔助性治療更不可或缺。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3/06/17
1 2 3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