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長期照護
陪爸媽的最後一哩路,七步驟教你相愛不相恨
照顧失能家人走完生命全程,平均需要近10年,妥善運用資源、彈性安排照護計劃,是給家人和自己最大的愛與關懷。《天下》整理出七個步驟,讓我們一起安心變老。
天下雜誌
2019/09/30

樂活養生
你不是不需要關心,只是吝嗇照顧自己,給三明治族的暖心文-諮商心理師 艾彼
這個族群,最大的家庭角色就是照顧者,無論在工作上賺取實際的報酬供家庭使用或是花時間陪伴家人,都是一種照顧的表現。然而,隨著現代醫學的發達、晚婚晚生子的社會現象,年紀甚至還有往後延伸的趨勢。
諮商心理師 艾彼
2018/06/05

長期照護
住院不想手忙腳亂,請先預備好-「準備住院包」-《在告別中學會更愛父母》
事先準備好一套臨時住院會用到的物品,當父母突然必須住院時,只要叮嚀一句「把床邊的包包帶過去」,他們就能馬上帶著需要的東西出門。雖然這些東西在醫院的賣店或便利商店都能立刻買到,但對於住院中的父母而言,身邊擺著平常用慣的東西也能穩定心情。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2/05

新聞政策
老人健保排富助弱勢、全國長照據點僅2710個、五結鄉老人餐飲中央廚房、照顧不離職9/14【新聞彙整】
為幫助真正需要的人,台中市府今年1月起調整老人健保補助政策,僅補助65歲以上低收入與中低收入老人,節省超過13億元,2019年將節省逾15億元。照顧是一個「看不見盡頭的馬拉松」,長期照顧費用可能會壓垮家庭,因此「家庭會議」非常的重要,讓照顧資訊透明化、並羅列各項選擇,才能凝聚照顧共識。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9/15

心靈加油站
在最熟悉的地方送別-長照機構推動安寧療護的案例分享
在住機構的長者中, 像金爺爺這樣的案例還真不少;他們視機構為「第二個家」,也是期盼的人生終點,希望能在熟悉的這個「家」,由家人陪伴下,依自己意願安詳走完全程。這也彰顯了「安寧照顧」對長照機構的長者而言,是生命末期非常重要的資源,不僅提供個案本身舒適護理,也幫助家屬心理及精神上獲得支持,減少因親人離別所產生的負向情緒,同時促進家人間的理解與配合,讓個案生命在尊嚴及品質下平安善終。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
2017/06/24

心靈加油站
當父親癌末倒下,年輕人要如何扛起家計?在爭吵之前,你可以做的三件事-諮商心理師 艾彼
直接談論疾病、失能、老化、死亡,在許多華人家庭內都是禁忌,以至於加深了親人間達成共識的難度。
建議你,可以嘗試用間接、輕鬆的方式來降低直接討論的困難,比方運用電影、書籍、新聞時事等,藉由討論一個虛擬的主角或故事間接了解家人對長期照護、醫療決定的期待。
諮商心理師 艾彼
2016/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