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台灣長照資源地圖

共有 5 則相關文章

社會資源
請外籍看護真的有比較好嗎?從相互尊重開始-《台灣長照資源地圖》
台灣失智症協會祕書長湯麗玉提醒,除了本來就有語言、文化隔閡,由於國內外籍看護多半未接受過專業的照護訓練,在照料長輩生活起居及照護階段,恐怕難以應付長輩失智、失能進程的變化,尤其是失智,連已有近十年教育宣傳的台灣社會,仍有許多人不了解失智的徵兆以及照顧方式,「更何況是以前沒照顧過老人的外籍看護?」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9/21
長期照護
長照不只是一位長輩的需求,你所遺忘的社會角落-《台灣長照資源地圖》
屏東有一對夫妻,因為工作關係,經常要到北部出差,但家中還有老母親和罹患唐氏症的小女兒需要照顧。 如果依照傳統服務模式,居家服務只「負責」失能老人,但弘道社區走動式服務,則可擬定全家型的照顧計畫,照顧祕書可以在不同時間去案家家中,協助家務清理、準備全家的晚餐。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9/17
長期照護
長照有多燒錢?到底多少錢才夠用?-《台灣長照資源地圖》
長看險或是類長看險,就像醫療險、健康險,愈年輕投保,保費愈便宜;活得愈久,失能失智風險愈高,愈有可能理賠,保費也就愈高。 兩者相較,長看險的保障範圍較廣,一般年繳保費約六萬元至十萬元,又因女性的平均壽命高於男性,所以保費負擔也相對較高。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9/13
長期照護
長照是長期抗戰!請謹記:照顧別人前,請先照顧自己-《台灣長照資源地圖》
支援家庭照顧者十年以上,岳青儀發現,在長期照顧的前兩、三年,大部分照顧者會把焦點放在病人身上,也會經歷抗拒面對現實的階段,無論是到處求醫或尋求民間偏方,總希望能夠改善患者的失能狀態。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9/12
長期照護
照顧者是夥伴,不是傭人,也別忘了給自己休息,才能走更遠的路-《台灣長照資源地圖》
讓家庭照顧者喘息的服務,尤其是全職家庭照顧者,不少人幾乎是二十四小時、全年無休,但照顧者也需要有暫時休息的機會,以免壓力過大,超出負荷。「休息一下,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岳青儀提醒,不少照顧者不願意休息,總覺得必須守在家人身邊,若是出去喝個下午茶或與朋友聚會,好像會「對不起」應該照顧的家人。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9/06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