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下流老人

共有 28 則相關文章

長期照護
成為被長照者,不如開始計畫成為「監獄老人」?-《沒有人認識我的同學會:寫給親愛的老王》
只是在經歷這些後,看到一篇關於日本監獄中老人受到良好照顧的報導,驀地滿心喜悅,彷彿黑暗中見到一絲光明。沒有工作,沒有退休金的我重新找到了全新的人生目標——是否從現在開始好好規劃我的犯罪之路,以便將來能夠不拖累子女,放心在獄中安享晚年?
大田出版
2019/06/23
心靈加油站
為什麼有錢人都不退休?-《要獨立老,不要孤獨老》
張小燕手上最後一個節目《小燕有約》停了,沒有事業、沒有主持,完全沒有舞台。對於這麼一位已屆七十歲的人,一般人的第一個反應一定是,年紀大了,工作幾十年也累了,趁這個時候退休,讓自己好好休息,做一個「好命的老人」。
有方文化
2019/06/13
樂活養生
活到老做到老,是苦命還是好命?
老人在工作上展開「第二春」,可補足經濟收入之際,常與外界互動,也能減少罹患失智症的機率。當生命充滿活力,病痛自然也降低,同時也能減少醫療與照顧資源,樂在工作,當個開心好命的老人。
湯蕙華
2018/12/24
社會資源
日本經驗仔細分析 你我都要拒絕當下流老人
台灣人口老化速度正在加快,2018年正式邁入「高齡社會」,預估2026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台灣是否也會出現「下流老人」景象?
Smart智富
2018/10/26
樂活養生
當我們老了只能獨居時,臺灣人,你準備好了嗎?
獨居的人口已經超過六成,而美國、芬蘭、日本緊隨在後,這些獨居人口包括越來越多比例的老人家,乍聽之下是孤單的全面來襲,但也可以是自我實現和情感獨立的實現。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7/02
長期照護
【長照法律故事】一定要拿錢奉養父母才是孝順嗎?法律規定「子女有扶養父母的義務」
或許有時子女因為個人經濟、家庭、身體等情況考量,未能每個人都盡同樣的「孝道」。但我想,「孝道」並不等同於「拿錢出來養」才叫做「孝」,在可能的情況下,安排時間「陪伴」、「人在心也在」地陪伴著爸媽聊天說話,那也是「孝」!
吳挺絹 律師
2018/07/02
長期照護
把監獄當成養老院!日本「下流老人」用犯罪安養天年
根據日本政府在2017年發佈的數據顯示,日本60歲以上罪犯佔全國監獄人口數的2成,比10年前多了4倍之多,其中許多老人都是入獄6至7次的累犯。即使他們出獄後,有25%會在兩年內再次入獄。根據統計,監獄光是收容多一個人,包括人事費用、餐費等,就要至少多支出300萬日幣(約台幣80萬左右),讓高齡犯罪問題成為日本政府眼中的燙手山芋。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5/22
心靈加油站
照顧最多的是我,被父母抱怨的也是我......手足不平等的照顧關係-諮商心理師 艾彼
「兄弟姐妹裡面只有我是照顧者」這種困境,經常會因為手足之間的身份落差而變得更加嚴重。造成身份落差的因素,包括有經濟能力、社會地位,有無自己的婚姻或家庭。另一個因素,則是父母在孩子年幼的時候,對待孩子的不同方式,也可能間接導致這樣的現象。
諮商心理師 艾彼
2018/05/02
心靈加油站
家庭治療師艾彼:不想成為下流老人,就要好好經營婚姻!不要等「忍無可忍」才處理
藤田的書詳細列出下流老人的幾項特徵,包括經濟問題,如:存款不足;健康問題,老年生病、照顧生病家人等;關係問題,熟年離婚和兒女啃老等。而我認為,最能夠預防成為下流老人,實際上要重視的是「熟年離婚」。
諮商心理師 艾彼
2018/04/09
心靈加油站
家庭治療師艾彼:拒絕成為「下流老人」,別讓教養態度反而推了自己一把!
如果孩子不能即早學會在社會上生存,能養得起自己,必須要付出相對的勞力和心力去獲得,孩子不會認為養成專業能力、培養理財觀是重要的,自然也就會把父母當提款機。一旦習慣養成,父母就離下流老人不遠了。
諮商心理師 艾彼
2018/04/04
心靈加油站
人生下半場,先做好「不小心活到120歲」的心理準備-專訪吳娟瑜老師
我們這一代,會不小心活到120歲嗎?其實真的很有可能!那麼就讓自己去享受前人沒有經歷過的年歲,剛開始大家肯定都不是很有經驗,但絕對要作好「最佳準備」!鍛鍊自己的身體與心靈,在新世代,用自己的創新能力,活出最好的自己。
小虎文
2018/04/03
樂活養生
中年失業的危機:找不到符合收入的工作,不小心就會陷入老後窮的流沙-《人生中場拉警報!》
中年失業的問題還不只找不到工作,這些人往往身上還揹著房貸與子女教養花費,壓得許多人喘不過氣來,若再加上父母奉養或老後照顧,經濟壓力就更加沉重了。
三民書局
2017/12/25
1 2 3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