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展基金會 防詐專欄】小心二次詐騙!網路上有人自稱是律師表示「可協助取回詐騙款項」,是真的嗎?
【星展基金會 防詐專欄】小心二次詐騙!網路上有人自稱是律師表示「可協助取回詐騙款項」,是真的嗎?
尋求取回被詐騙款項的合法途徑和程序非常重要。合法的律師或法律機構通常會依循國家法律程序,透過法庭或警方介入,提供可靠的法律建議和協助,並遵循嚴格的職業操守和法律規範。因此,受害者應當儘快向當地的警方或正規的律師尋求協助,避免因為聽信網路謠言而雪上加霜。
星展基金會
2024/10/04
瀏覽數 4,488

文/星展基金會
近年來,隨著網路犯罪的增加,網路詐騙事件層出不窮,使得許多人陷入金錢和法律的困境中。在這樣的背景下,社群平台上出現了一些自稱律師或駭客組織,聲稱能夠幫助受害者追回詐騙款項的消息,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然而,背後到底藏有怎樣的風險與陷阱?讓我們來深入討論這些「聲稱」,提醒大家在面對詐騙時保持警惕,避免再次成為受害者。
▍網路詐騙橫行,二次詐騙現象日益嚴重
隨著網路科技的發展,詐騙手法也日新月異,網路詐騙成為不少人的噩夢。從假冒財務機構、社交平台詐騙,到偽造投資理財方案,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對個人和企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與心理創傷。面對這些情況,許多受害者迫切希望能夠追回被詐騙的款項,這也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最近在社群媒體如Facebook上出現的自稱律師或駭客組織,聲稱能夠協助受害者追回詐騙款項,雖然聽起來像是及時雨,卻也引發了專家和警方的注意。這些自稱律師的個人或組織通常聲稱擁有特殊的技術或法律途徑,能夠有效地追回被詐騙的資金。然而,許多案例顯示,這些自稱律師背後往往不存在實際的法律專業資格,他們的目的往往是進一步詐騙受害者的錢財或個人資訊。
▍避免再次受騙,請尋求正規法律途徑協助
面對自稱能夠幫助取回詐騙款項的言論,受害者和家屬往往會因為渴望解決問題而願意聽從,然而這也正是不法分子利用的一個漏洞。專家指出,這些自稱律師的個人或組織可能會要求受害者提供大量的個人資料或支付高昂的費用作為「手續費」或「訴訟費用」。一旦受害者將款項或個人資訊交給這些不法分子,他們往往會迅速消失,留下受害者再度難以追溯的損失。
此外,尋求取回被詐騙款項的合法途徑和程序非常重要。合法的律師或法律機構通常會依循國家法律程序,透過法庭或警方介入,提供可靠的法律建議和協助,並遵循嚴格的職業操守和法律規範。因此,受害者應當儘快向當地的警方或正規的律師尋求協助,避免因為聽信網路謠言而雪上加霜。
▍償還被害金額需謹慎處理,避免陷入更深的法律糾紛
被詐騙的金額無疑對受害者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和心理打擊,因此追回損失的渴望非常強烈。然而,過於輕信自稱能夠取回款項的不法分子,往往會導致更大範圍的損失和法律問題。例如:可能涉及到洗錢活動或其他非法行為,這不僅會對個人造成法律上的糾紛,也可能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
網路上流傳的許多自稱能夠取回詐騙款項的案例,大多數都被揭示為二次詐騙行為。這些不法分子往往利用受害者的焦慮和不安,通過不實的承諾和虛假的證據來騙取金錢。因此,當受害者發現自己陷入詐騙時,應冷靜處理,遵循正規的法律途徑,確保自己的權益得到有效的保障。
▍結語
綜上所述,面對網路上自稱能夠協助取回詐騙款項的言論,我們應該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不論是在社交平台上還是其他網路渠道中,應當謹慎對待這些聲稱,避免因渴望快速解決問題而陷入更深的陷阱。追回被詐騙的款項應當遵循正規的法律途徑,以保障自身的權益和財務安全。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能夠提醒大家在面對詐騙事件時保持冷靜,避免再次成為詐騙的受害者。
繼續閱讀:
1. 【星展基金會 防詐專欄】「你涉及洗錢,帳號即將被監管!」假檢警詐騙,為何盛行多年還是有效?
2. 【星展基金會 防詐專欄】家庭成員共同防範詐騙:提高意識、保護個資、信託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