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社區關懷

共有 9 則相關文章

社會資源
孤老的解方:好客廳的共生實踐
在好客廳,沒有人的角色是單一固定的。課堂上需要桌椅,大家一起搬、一起收;爺爺奶奶可以幫忙工作人員顧麵包攤、幫忙還沒下班的家庭照顧孩子、甚至可以幫忙同儕進行電子化的報到操作;青年住戶可以幫忙教學3C物品的使用、幫忙分團購;孩子們可以幫忙課後的打掃; 工作團隊會「不小心」慢一點到位,讓很多「能」自然地發生串聯。
銀享全球
2025/06/10
新聞政策
社會處方的實踐:從健康促進到尊嚴終老的共生行動
正因為對「好好活,也好好離開」的執著,范寧醫師創立了兩個以人為本的行動:「醫護行者 Health In Action」與「毋忘愛 Forget Thee Not」。一個專注推動健康公平與社區營造,另一個致力於為生命最後一程提供人性化的支持。他相信:「即使在人生最脆弱的時刻,每個人仍有掌握生活的權力。」
銀享全球
2025/05/23
新聞政策
關山長照機構經費核定、南市銀髮劇場長輩演活社區故事、8旬老嫗跌倒 警破門搶救08/17【新聞彙整】
黃偉哲市長致力營造臺南為健康樂活高齡友善城市,積極推動高齡長者健康促進活動,社會局在本年度首次舉辦「社區劇場研習培力工作坊」,讓社區志工能探索社區、記錄、分享生活之美。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0/08/20
新聞政策
高雄衛生局長照中心元旦啟動、專屬醫師到訪個案免出門、慈濟社區據點圓長輩求學夢12/30【新聞彙整】
今年4月慈濟東區聯絡處成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家人立即幫她報名,阿嬤克服要去上課的「心理障礙」後,在樂齡學堂第一次拿起筆桿子,開始習字也練習作畫,每週一次的課程,阿嬤從一開始排斥,到現在期待「快樂上課」,享受學習的喜悅。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0/01/01
樂活養生
什麼是「在地老化」?社區環境、居家空間缺一不可-《銀髮生活》
在地老化的「地」常指「地方」(place)。依環境行為學,人長久生活之處,由於與之長期互動,因此賦予特殊意義,進而產生認同。
麗文文化事業機構
2018/07/06
心靈加油站
「死亡很強大,但愛,能夠更強大」以德國為鏡,離別到的時候,要怎麼優雅轉身?《告別的勇氣》
我們必須談論死亡,必須學習告別,在我們還有能力的時候。作者們認為,現代社會強調生之藝術,卻忽視了死亡也是一種需要學習的藝術── 「活在其摯愛的人的回憶裡,一個人就不算死,他只是遠去;唯有當一個人被遺忘,他才算死去。」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1/25
心靈加油站
總給老人絕望感的社會...你是否在乎,老人也有平靜與幸福的權利-《告別的勇氣》
人生是個困難又複雜的課題,無法被簡簡單單、理所當然,甚至讓所有人都感到滿意地解決。「美好的人生」是種相對的成就,需要我們持續地進行檢驗,「美好的臨終」亦然。我們不是天生的「生活藝術家」,但我們卻可以在截然不同的環境下成為「生活藝術家」。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1/25
長期照護
德國推動「臨終關懷」,讓死亡更具人性化-《告別的勇氣》
一個人如果無法正視老年、年老體衰和死亡,他同樣也將無法享受並珍惜美好的時光。這種態度是對其他的生命處境缺乏同理心的一個原因。臨終關懷工作旨在讓成千上萬的人明白,他們的臨終和死亡是他們自己在有生之年的一個課題。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1/25
長期照護
我們不該讓臨終者孤獨地死去,大多數人想在家往生,卻在醫院死去-《告別的勇氣》
人們越來越習慣去找個地方,把變得老邁的父母或祖父母帶到那裡,藉以解決自己實際或假想無法陪伴他們走到人生終點的問題。過去數千年來,我們一直是親自陪伴自己的親人走向人生終點。可是現代的工業社會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我們的死亡方式…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1/25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