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長期照護
癌症免疫藥物如何使用?療程常見疑問解答
癌症免疫藥物並非所有晚期肺癌患者都可以使用,目前僅建議無腫瘤基因突變的患者使用,有基因突變的病人建議使用標靶藥物治療,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可有效控制病情。蔡俊明指出,癌症免疫藥物與標靶藥物為兩種治療,適用於不同患者,除非是臨床試驗,否則目前學界不建議同時使用。
照護線上
2024/03/12

病症知識
1種藥治N種癌!全癌別的抗癌利器,不定腫瘤類型治療解析,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過去對於癌症的治療,大多都是根據癌症原發部位來決定,然而隨著診斷工具的進步,同一個癌別可以區分為更多不同類型,如果不同原發部位的癌症擁有相同的驅動基因突變,便有機會以相同的藥物治療不同原發部位的癌症,稱為「不定腫瘤類型療法」。
照護線上
2023/11/12

病症知識
晚期甲狀腺癌,氣管、食道都遭殃!標靶藥物治療解析,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甲狀腺癌是內分泌系統常見的癌症,生長速度較慢,但是可能侵犯氣管、壓迫食道,而影響進食、說話與呼吸。陳彥豪醫師提醒,若有發現頸部腫塊、頸部疼痛、吞嚥困難、聲音沙啞等狀況,要盡快就醫檢查。
照護線上
2023/11/11

病症知識
打擊罕見RET肺癌 標靶治療新趨勢
轉移性肺腺癌已進入精準醫療時代,病人治療先前做基因檢測,再決定治療方針。如果有基因突變且找到相對應的標靶藥物,第一線是採用標靶藥物治療,當標靶藥物出現抗藥性或無效時,進入第二線的化療。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3/10/29

病症知識
HER2「弱陽性」晚期乳癌 治療有突破發展
HER2弱陽性乳癌病患接受新一代的HER2抗體藥物複合體治療,不論是荷爾蒙受體陽性或陰性,疾病無惡化存活期是傳統化學治療的二倍,讓腫瘤更晚出現抗藥性,也讓腫瘤縮小的機會大幅提高。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3/10/28

病症知識
腹痛與黃疸可能是膽道癌?近六成膽道癌無法手術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臨床上觀察,曾有膽道結石及反覆慢性膽道發炎的60歲左右的女性,也是膽道癌的高好發族群。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3/06/18

病症知識
轉移性肺癌治療大不同 基因檢測是利器
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吳教恩表示,目前肺癌治療是依據細胞型態、基因檢測跟免疫染色結果,選擇適合的治療藥物及方法,達到疾病控制的目的。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3/05/25

樂活養生
癌症化療腸胃不適、便祕樣樣來⋯中醫教按壓「2穴道」促進腸胃蠕動
52歲張小姐在去年診斷為「子宮內膜惡性腫瘤」,經過西醫手術後,出現胃口不佳,腹部脹氣,體重下降15公斤,手術部位緊繃抽痛不適感整日,且有疲倦伴隨說話無力,因此前來中醫門診求助。經診斷後開立服用調理脾胃氣虛中藥,以及針灸腹部穴道,來改善術後疼痛以及調理胃腸蠕動,患者於1周後回診,各項症狀得到改善。
Uho優活健康網
2023/04/21

病症知識
大腸直腸癌70%長在左側 左右治療策略大不同
大腸直腸癌是台灣十大癌症中發生率的第一名,你知道大腸直腸癌比較容易發生在左側還是右側嗎?答案是:約有70%長在左側。雖然都是大腸直腸癌,左右側的治療方法大不同,以沒有突變RAS基因,也就是野生型的晚期大腸直腸癌來說,左側使用抗EGFR標靶藥物療效顯著;右側則直接使用抗血管新生的標靶藥物。採取最佳治療策略,有更大的勝算。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3/03/12

病症知識
終於盼到標靶生物相似藥 乳癌病人減輕經濟負擔
乳癌是國內婦女發生率第1位的癌症,每年新增約1萬4千多名病人,其中每4人約有1人是HER2陽性。HER2的標靶藥物療效佳,但是費用十分昂貴,很多病人花光積蓄還是無法支付龐大的醫藥費。目前已有和原廠標靶藥療效相同的「生物相似藥」,費用約少了二至三成,可以減輕病人經濟壓力。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3/03/11

病症知識
「高CP値抗癌法」,避免財務毒性-《自己的癌症自己救》
最好在腫瘤還在身上時花上一週到四週的時間,殺死一部分的腫瘤以便激發起免疫力,所謂「原位疫苗」的概念,其實CP值是最高的。
時報文化
2019/04/29

樂活養生
哪種人格特質容易罹癌?癌症復發和死亡意願有關-《破解癌症》
我最近有個癌症個案,他的家人也是醫師,他開始接受自然醫學治療的初期很成功,癌細胞也消失不見了,但當我希望他進一步解除內在潛藏的死亡意願設定時,他始終不願意,所以後來又再度復發了。
新自然主義
2018/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