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嘛要氣切?(懶人包)

幹嘛要氣切?(懶人包)

有些患者虛弱無力,無法順利咳出分泌物,需要做個氣切方便照護者幫忙抽痰,照護患者肺部健康。

照護線上

2019/04/28

瀏覽數 98,336



文/白映俞 醫師
 

氣切,是氣管切開手術的簡稱。這名詞常造成許多恐慌,甚至很多人認為氣切=瀕死。究竟為什麼需要做氣切?氣切切在哪裡?就讓這份懶人包解釋一下。
 
氣切
 
正常呼吸時,空氣會由鼻腔口腔進入呼吸道,再抵達肺部。
 
氣切是會在頸部氣管做個切開,放進氣切套管,如此一來,做了氣切之後空氣就能從氣切套管進入肺部。
 

 
用詳細一點的解剖構造來看是這樣的。做了氣切之後,空氣就不用先經過鼻腔、口腔、聲帶、頸部氣管等構造,而是直接從氣切套管進入肺部。
 
照護線上
 
那究竟什麼人需要氣切呢?
 
有些患者是因為意識不清、無法自主呼吸,需要呼吸器支持。若需要呼吸器支持的時間過長,就會從氣管內插管改成氣切。
 
呼吸器
 
有些疾病會造成呼吸道阻塞,例如聲帶麻痺或是喉癌,空氣進入肺部的途徑受到阻塞而進不去,患者無法呼吸,就需要建立新的呼吸道。
 
呼吸
 
有些患者虛弱無力,無法順利咳出分泌物,需要做個氣切方便照護者幫忙抽痰,照護患者肺部健康。
 
氣切
 
頭頸部外傷或是進行頭頸部手術時,患者口、鼻無法呼吸,則需要建立人工呼吸道幫助呼吸。
 
氣切
 
所以其實氣切式照護呼吸道的好方法,當患者恢復之後,也有機會能移除氣切,所以不要誤信:「氣切之後,病人就會死了。」這樣的說法喔。
 


原文經照護線上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氣切之後不能說話 該怎麼有效溝通?
 
2.
必學!重症3堂課:插管、氣切、心肺復甦術

 

照護線上是專業醫療入口網站,由醫師團隊擔任編輯,提供實用、高品質的衛教資訊,免費註冊為會員就能輕鬆找診所、找藥局並完成網路掛號和預約領藥,是行動世代最佳照護平台。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