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希望基金會

病症知識
守護自己與家人!乳癌基因檢測3大關鍵必知
隨著對遺傳性癌症認知的提升,越來越多人開始主動關心:「我是否也帶有相同的風險基因?」了解家族病史、認識遺傳性癌症的特徵,已成為現代人不可忽視的健康課題。
2025/10/03
.jpg)
病症知識
早期乳癌別怕!把握荷爾蒙陽性治療關鍵 CDK4/6抑制劑助降復發率3成
乳癌高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之首,即使早期發現並完成手術,仍不能掉以輕心。以荷爾蒙陽性、HER2 陰性第三期乳癌為例,十年復發率高達五成;若 Ki-67 細胞生長分裂指數高、腫瘤惡性度高,更屬高風險族群。近年最新趨勢是在術後荷爾蒙治療的同時加入細胞週期抑制劑(CDK4/6 抑制劑),復發率可再降低逾三成,對高風險病人尤其重要。
2025/10/02
.jpg)
病症知識
轉移性大腸癌根治新攻略:醫師解析一線至四線用藥選擇
不論野生型還是基因突變型,第一線治療出現抗藥性,馬上接續第二線藥物。梁逸歆醫師指出,一線與二線治療最大的不同是要更換化療藥物,目前有三種化療藥物,每次會使用兩種化學治療藥物的組合, 進入二線時都已全部上陣。
2025/10/01
.jpg)
病症知識
別讓腦轉移成困擾!ALK肺癌治療帶來新希望
ALK基因突變肺癌的治療,隨著標靶藥物陸續問世而改變。第一代標靶藥物「截克瘤」(Crizotinib)雖較化療效果佳,無疾病惡化存活期約10.7個月,但之後上市的第二代標靶藥物,如「安立適」(Alectinib)、「癌能畢」(Brigatinib)與「立克癌」(Ceritinib)等,療效好非常多,目前是以第二代標靶藥物作為第一線治療,無惡化存活期平均可達17至35個月。
2025/09/19

病症知識
別以為只是年紀大了! 多發性骨髓瘤的早期症狀需警覺,及早發現有機會長期共存生活
出現貧血、泡泡尿或骨頭疼痛,不一定只是老化的自然現象,可能是多發性骨髓瘤正在悄悄發生。這是血癌的一種,大多發生在60至70歲長者,因症狀與老化相似,常被忽略,延誤診斷,臺灣每年約新增700至800位病人。所幸近年標靶藥物大幅進步,不僅延長無惡化存活期,也改善副作用與生活品質,讓病人能把它當成慢性病,長期穩定共存。
2025/09/18
.jpg)
病症知識
五年存活率近乎滿分! 標靶藥物為早期HER2陽性乳癌病人把關,遠離復發陰影
HER2陽性乳癌最令人擔心的就是復發與轉移,一旦復發便進入第四期,治療難度與死亡風險大幅提升。針對「三陽性乳癌」(HER2陽性、荷爾蒙受體陽性),包括預防出現腦轉移現在已有更好的治療策略。
2025/09/17
.jpg)
病症知識
T315I「大魔王」現形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標靶新藥接力延命關鍵
自2000年標靶藥物問世且應用在費城染色體陽性ALL後,這群病人的療效顯著提升,根據林口長庚醫院統計,接受標靶藥物合併造血幹細胞移植可以改善五年存活率從二成拉升至六成以上。「尤其對年輕、可以做幹細胞移植的病人,療效更好。」郭明宗醫師補充。
2025/08/08
.jpg)
病症知識
轉移性攝護腺癌新希望 鎦-177放射標靶精準狙擊癌細胞
美國前總統拜登驚傳罹患第四期攝護腺癌,引發國際關注。根據衛福部2022年統計,攝護腺癌已成台灣男性癌症發生率第三名,十年間幾乎翻倍成長,且約三到四成病人確診時已出現轉移,最常見為骨轉移,造成劇烈疼痛與生活品質下降。病人一旦對荷爾蒙治療產生抗藥性,會感到相當絕望,新一代的鎦-177 PSMA體內精準放射標靶療法,為這群病人帶來一線曙光。
2025/08/07
.jpg)
病症知識
肺癌悄悄找上年輕不抽菸女性!一次看懂ALK基因突變治療重點
肺癌經常來得無聲無息,多數病人都沒有症狀,一名44歲的女性沒有出現任何不適,健檢時意外發現,肺部有顆腫瘤且已侵犯到肺膜,竟是第四期肺腺癌。基因檢測為ALK基因突變,所幸經過抗ALK第二代標靶藥物治療,腫瘤明顯縮小,穩定控制已超過兩年,從絕症走向「慢性病」。
2025/08/06
.jpg)
病症知識
HER2陽性婦癌新突破 精準治療有新幫手
ADC是一種抗體結合化療藥物的複合體藥物,利用抗體專一性將化療藥物精準送進癌細胞,毒殺癌細胞,魏凌鴻形容,「它就像是一把帶炸彈的鑰匙,找到HER2這把鎖,一旦解鎖,就能將炸彈投進癌細胞內引爆,炸死癌細胞,同時也有旁觀者效應,波及附近的癌細胞。」
2025/07/17
.png)
病症知識
晚期肺癌不再是絕境! ALK基因標靶接力治療,讓病友勇闖五年生存關卡
肺癌是國人最常見的癌症,其中又以肺腺癌佔大宗。然而在肺腺癌病人中,有一群以年輕女性、非吸菸者為主的族群,容易發生ALK基因變異。這些病人雖然僅佔約5%,卻往往在發現時已是晚期,甚至腫瘤已轉移至腦部、肝臟或骨骼。慶幸的是,隨著標靶藥物不斷進步,晚期肺腺癌ALK基因變異的治療已出現突破。
2025/07/16

病症知識
破解多發性骨髓瘤治療密碼 與癌共存超過10年不是夢
臺中榮總的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醫師常經常鼓勵病人,「你生病了當然會很害怕,其實這個疾病現在治療效果非常好,可能我退休了你都還一切安好」,他說,雖然多發骨髓瘤目前仍無法治癒,但是對藥物的反應非常好,是可以好好控制的癌症。
202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