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心靈加油站
物質與精神都要「斷捨離」,是平靜邁向死亡的重要課題-《輕鬆自在走好最後一哩路》
某次回診時,病人跟我說:「醫生,我又多活了好些日子,結果,原本用不到的東西,現在又有需要了,實在很難拿捏啊。」某個層面來看,斷捨離的想法具有擺脫執著、精神獲得解放的意涵。病人在丟東丟西的過程中,心靈或許得到了解放,繼而影響到生理,使得餘命也跟著從疾病中解放出來,因而又延長了一些歲月。這是個令人玩味的現象。
新自然主義
2017/11/13

樂活養生
高齡世代,72歲不是「獨居老人」而是「獨居佳人」-《93歲的老媽說:我至少要活到100歲!》
媽媽出生至今九十三年了,從未有過一個人獨居的經驗。對她而言,別說是一個人過活,就連入住安養機構都會很痛苦吧!而妹妹的兩個兒子熱愛一個人的生活,獨守單身的堅持,妹妹也根本別想要和兒子們同住。一個人生活的優雅,若不親身體驗是無從領略的。當然,「健康」是這一切的大前提,沒有健康什麼都不必說。
新自然主義
2017/11/13

樂活養生
人生第二春,透過房屋改建思考老後想要的生活-《中年之後成功的居家改造》
人有避開辛苦或麻煩的傾向,所以生活圈子會變得越來越小。銀髮族生活特別要注意這一點。例如眼睛開始看不清楚,於是放棄讀書或做手工藝,結果腦部缺少刺激,造成老化。鈴木女士強調正因為如此,才必須打造不會縮小生活範圍的居家空間。
熟年優雅學院/太雅出版社
2017/10/29

長期照護
【林黛羚專欄】老屋改建:家中的行走動線,要怎麼規劃才安全?(上)不要忽視「斷捨離」
在翻修設計房子的時候,盡管走道、動線已經留得夠寬、已經達到無障礙走道的標準,但仍無法保證100%的安全,因為使用習慣才是扮演最關鍵的角色。
若屋主家有堆積雜物的習慣,最容易堆放物品的地方,通常是門口、走道、行進動線了,因為很順手就會隨手一擺。
林黛羚
2017/09/07

長期照護
【朱國鳳專欄】突然其來的天災獨居老人怎麼辦一位受災戶的親身感言
以娘家的社區為例,以往只有降雨猛烈的颱風過境時才會釀災,這次卻是首度在梅雨季就出現災情,極端氣候的影響效應,應變能力最弱的老人,更是要特別提高警覺。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7/07/06

樂活養生
為什麼無法丟掉東西?用斷捨離的十項法則幫助親友-《我決定簡單的生活》
只要清楚知道自己丟不下手的真正原因,就能學會丟東西。各位要理解的是,能否丟東西並非取決於個性。這個世界上不存在丟不掉或捨不得的個性,你只是不熟悉「丟棄的技術」罷了。
三采文化Suncolor
2017/04/28

樂活養生
中年過後,一年以上沒使用的東西就該丟掉-《五分之二就夠了》
減量對某些人是很痛苦的心理煎熬,哪些東西該留不留,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量尺。但是你只需考量自己的需求,千萬不要片面決定這樣東西在「不可知的未來」,可以留給「還沒決定的某人」使用。
熟年優雅學院/太雅出版社
2017/04/26

樂活養生
無論再喜歡,有時就該勇敢的說再見,這就是斷捨離-《人生,到最後都是一個人》
人會隨著年齡改變。無論是再怎麼仔細品味、再怎麼喜歡的東西,一旦自己變了,就會變成不必要的長物。或許這時就是和這些東西說再見的時刻到了。
三采文化Suncolor
2017/03/10

樂活養生
斷捨離是反省的革命,但有回憶的物品, 留下多少才恰當呢? -《活出醇美大人味》
或許有些人認為,將回憶「留藏在內心深處就好」,但是, 將一些能夠喚起昔日生活點滴的紀念品、或值得回憶的物件擺放在客廳之類的地方,對於老年人的心境還是有重要的撫慰作用。無論是回憶或收藏品,留存的分量記得要控制在八分、七分,甚至六分滿左右即可。老後的生活想要過得清閒、安穩,這樣做就不至於讓自己陷入兩難的困境。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1/19

樂活養生
不安情緒的真面目-婆婆「丟不掉」的便器椅-《中年斷捨離》
換句話說,放著就代表「自己有一天可能用得到」,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件事很可能成真。
物品本身的「磁場」會讓人忍不住受到吸引。我無法坐視婆婆在不知不覺中養成「自己老了之後需要用到便器椅」的想法。
熟年優雅學院/太雅出版社
2016/12/23

樂活養生
「我老了,做不到......」我們是否習慣將年紀 當成失敗的理由?-《中年斷捨離》
「年紀大就會衰老」不過是一種觀念。如果你希望自己的人生隨著年齡增長越加豐富,你首先要斷捨離的是這個刻板觀念。
希望自己的人生隨著年齡增長越加豐富。
「年紀大就會衰老」也是必須斷捨離的觀念之一。
熟年優雅學院/太雅出版社
2016/12/23

心靈加油站
不要輕易為老人「斷捨離」!他的「囤積」有匱乏的焦慮、難捨的愛與未完成的夢想...
「也許,萬一,哪天有需要......」是很普遍的理由,讓人逐漸去囤積東西,其中深層的理由,其實是對於匱乏的焦慮。
這些以「萬一」為名囤積下來的東西包羅萬象,像是:無數個塑膠袋、購物紙袋、類似味全花瓜的小罐子,也許細數起來能有好幾十個各類購物時的贈品,或是某些黃道吉日,里長伯還是某民意代表送的碗盤,而且上面還寫著他們的名字。
心靈輔導老師 王漪
2016/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