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社會資源
退休老本將被長照需求花光?
長期照顧險以是否達到「長期照顧狀態」作為理賠標準,被保險人須符合契約條款約定的生理功能障礙或認知功能障礙,意即如果6項生活功能中有3項無法自理,達到需要長期照顧的狀態,就能獲得理賠。
Smart智富
2019/03/17

樂活養生
50歲後的重要投資!以「創齡」鍛鍊心靈肌耐力
「人類只會越來越老,我們面臨的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以前人祝福著你長命百歲是一種恭喜,但現在卻混雜著憂慮與擔心,因為我們真的不知道自己會活到多老?只有自己的心靈肌耐力夠強壯,才能挺過各種潮流翻湧,如果你願意在有限的人生,活出無限的自己,現在就可以做到。」
小虎文
2019/03/11

樂活養生
71歲的日本「紙芝居」演出家鈴木常勝,在臺灣撒下「紙芝居」的種子
二十幾年前我來臺灣講「紙芝居」,主要是想向偏鄉的小朋友介紹日本的兒童文化,去過南投霧社、綠島、蘭嶼......很多地方。一直到三、四年前,我才來到臺南。
林曉盈
2018/12/25

樂活養生
活到老做到老,是苦命還是好命?
老人在工作上展開「第二春」,可補足經濟收入之際,常與外界互動,也能減少罹患失智症的機率。當生命充滿活力,病痛自然也降低,同時也能減少醫療與照顧資源,樂在工作,當個開心好命的老人。
湯蕙華
2018/12/24

樂活養生
【王竹語專欄】看不見的「退休症候群」如何侵蝕我們的生活?想退休的你,準備好了嗎?
退休老人找到新的自我認同管道,進而提升自我社會價值,去社區當志工,或是上社區大學的課。不管如何,政府應將高齡人才建置資料庫,否則是很可惜的事。
王竹語
2018/12/21

樂活養生
七十歲的林媽媽,遇問題就上網找答案-最佳的防老策略:常保好奇心
一有發現就到處找人討論,比年輕人還有求知若渴的精神。讓我們整團大學教授們都十分佩服。而這種「活到老、學到老」的正向積極學習態度,正是我認為老化臺灣到來,民眾最該要培養的防老對策。
侯勝宗
2018/12/19

樂活養生
【王竹語專欄】退休後要快活,嘗試做不同工作吧-看〈布拉格練習曲〉的人生態度與情懷
捷克電影〈布拉格練習曲〉(Vratné lahve,2007)主角是一位中學老師,綽號「海綿擰乾機」,讓人不禁莞爾,不難想像其個性。他65歲,雖說不上一身是膽,但一無所懼倒是真的。
王竹語
2018/12/18

心靈加油站
【王竹語專欄】沒安全感的長輩,像是家中的定時炸彈?我們能怎麼做呢?
我們是否感謝過家中長輩為我們所做的一切?很少。我們不是覺得理所當然,天經地義;我們只是太習慣接受家人的愛,習慣成自然。自然不代表問題會自己解決,話不說開,心結不解,永遠有一顆定時炸彈。
王竹語
2018/12/11

心靈加油站
「給別人多一點空間,就是給自己空間。」60歲拿起相機,拍攝第二人生的許淑惠
透過學習,我在生活中改變很多。我會去學攝影,其實也是去找一個目標,專注在某一件事的當下,你看別人、看很多事,觀點會不一樣,也比較能夠接受身邊的家人他們為什麼是那個樣子。
林曉盈
2018/12/09

病症知識
準退休族看過來!中年危機不只身材 哈佛研究:壓力會使大腦變小
人們要找到減輕壓力的方法,例如獲得充足的睡眠,進行適度的運動,將放鬆技巧融入日常生活中,或者就醫檢測皮質醇(壓力荷爾蒙)水平,並在必要時服用降低皮質醇的藥物。
元氣網
2018/12/06

樂活養生
專訪/活化腦力、增加人際互動 桌遊設計師推薦三款祖孫同樂的遊戲
退休後的生活,以「老來伴」最重要,但若走一遭聚會就能發現,長者聚在一起,聊天內容三句不離兒孫,五句不離病痛,甚至無論什麼活動,都以女性參加居多,這樣無趣的場合,可以靠什麼扭轉?近幾年國外風行的銀髮桌遊,熱潮也燒進了台灣。
幸福熟齡
2018/10/29

社會資源
日本經驗仔細分析 你我都要拒絕當下流老人
台灣人口老化速度正在加快,2018年正式邁入「高齡社會」,預估2026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台灣是否也會出現「下流老人」景象?
Smart智富
2018/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