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病症知識
血糖控制好,新冠肺炎不驚慌 醫師建議糖友這樣做
陳瓊雅醫師指出,自我血糖監測有助於加深病患對血糖高低的認知,使病患與照護者更有治療參與感,根據數值來調整藥物和生活方式,不僅治療更個人化,也能有效的提升糖友的血糖穩定。
健康醫療網
2020/05/29

病症知識
照顧血糖,也要顧腎、護心
當血糖過高時,患者可能會出現吃多、喝多、尿多等症狀,雖然吃很多,體重卻持續減輕。但是要提醒大家,許多患者平時沒有明顯症狀,直到驗血才驚覺血糖超標。
照護線上
2020/05/02

樂活養生
喝蜆精能解酒、有助性功能?營養、效果一次看
喝酒前喝蜆精較不容易醉, 這個應該是心理作用造成,因酒精代謝路徑跟蜆精關連不大。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酒精要靠肝臟分解,因此給人「傷肝」的聯想,而蜆精有護肝效果的緣故。
早安健康
2020/04/17

病症知識
新冠肺炎來襲!控糖力=免疫力 少挨針、連續血糖監測更EASY
糖友除了飲食要低糖、低油、低鹽、多纖維,適度運動、按時用藥,還要每天多次扎針測血糖,不過指尖血糖只能測出當下血糖值,無法了解前後趨勢,現在就有新的連續血糖監測系統,在皮下埋入軟針就能24小時血糖監測不間斷。
健康醫療網
2020/04/10

病症知識
七招遠離「糖胖症」
身高170公分的人,體重超過72公斤屬於過重,超過87公斤屬於肥胖。每多個五到十公斤,得到第二型糖尿病的機會就變多。
照護線上
2019/11/10

樂活養生
胰臟水泡別輕忽,小心腫瘤上身!這樣吃養護胰臟防癌變
水泡在醫學上稱做囊腫,肝臟、腎臟等器官也會長水泡,但以良性居多,胰臟水泡就不一定,需要進一步鑑別診斷,因為有些是單純水泡,也可能是腫瘤性囊腫。
早安健康
2019/10/06

樂活養生
蝦密?吃烤肉會早衰!當心糖化終產物
若已經患有糖尿病、或患有肥胖的人,開始改吃「低糖化終產物」的飲食,可以降低體重,增加胰島素的感受性,血糖控制變好,同時血脂的狀況也變好,體內發炎指數下降。從飲食改變,真的能帶來好處。
照護線上
2019/09/16

樂活養生
控血糖第一口先吃菜?錯!名醫洪建德:先吃肉控糖效果更佳
肉魚蛋豆類的食物是蛋白質主要來源,蛋白質經消化分解後會成為胺基酸。洪建德解釋, 如果先吃肉,約 15 分鐘後胺基酸開始經由腸道吸收,進入血液,就會成為通知身體的訊號,促使胰臟分泌胰島素。
早安健康
2019/07/16

病症知識
血糖太高或太低都很危險 – 糖尿病昏迷(懶人包)
在糖尿病患者意識不清之前,他們可能會先經歷血糖過或過低帶來的症狀。像是當患者血糖過高的時候,可能會表現非常渴,不斷解尿,口乾舌燥,覺得餓,口氣不好,視力迷糊,噁心嘔吐,心跳加速。
照護線上
2019/06/26

病症知識
運動後頭暈要小心,醫師圖文解說(懶人包)
如果是原本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以在開始運動訓練前,循問醫師或復健師較適合自己的入門運動。尤其平常有固定服用藥物的話,更要向醫師確定。
照護線上
2019/05/13

樂活養生
秋葵水、苦瓜茶?降血糖偏方真的有效嗎? 專家建議這樣吃,有助降血糖
包括全穀類、蔬菜水果都富含膳食纖維,而多吃深色綠葉蔬菜、全穀、魚、黑巧克力、香蕉和豆類可以補充鎂,可降低罹患糖尿病風險。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9/04/09

長期照護
照護上,不是做什麼對患者最好,而是,現在可以做什麼-《照護的邏輯》
好的健康照護專業人員不會認為佐馬先生回家後就改變念頭,而是後來發現測量工作實在是太難了,而無法執行。在諮詢室裡面聽起來很好的意見,結果在日常生活中很難執行,這種事情是會發生的。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