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水泡別輕忽,小心腫瘤上身!這樣吃養護胰臟防癌變

胰臟水泡別輕忽,小心腫瘤上身!這樣吃養護胰臟防癌變

水泡在醫學上稱做囊腫,肝臟、腎臟等器官也會長水泡,但以良性居多,胰臟水泡就不一定,需要進一步鑑別診斷,因為有些是單純水泡,也可能是腫瘤性囊腫。

早安健康

2019/10/06

瀏覽數 61,050



文/早安健康編輯部
 

Q:胰臟長水泡,很嚴重嗎?
 
水泡在醫學上稱做囊腫,
肝臟腎臟等器官也會長水泡,但以良性居多,胰臟水泡就不一定,需要進一步鑑別診斷,因為有些是單純水泡,也可能是腫瘤性囊腫。
 
醫師也會從大小、位置、數量、特徵來判斷
腫瘤是惡性或良性,或抽取囊腫中的組織幫助判斷。胰臟癌症有90% 都是胰臟腺癌,另外約5% 是神經內分泌癌,5% 是黏液性腫瘤,必須特別小心分辨。
 
附帶一提,雖然目前診斷出胰臟水泡的比例上升,不過這是因為科技進步、醫療普及,大家經常做檢查的關係,檢查做多了就比較常看到,不見得是長胰臟水泡的人數變多。
 


@低GI 控糖飲食減輕胰臟負擔
 
調節血糖,是胰臟的機能之一,如果每天都大量吃下讓
血糖飆升的食物,胰臟的負擔也會隨之暴增。過去認為約有80% 胰腺癌和糖尿病是有關係的,也曾有國外追蹤統計顯示,每天飲用2 次以上含糖碳酸飲品,胰臟癌風險高出80%。日前中研院發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內容指出高糖環境會使胰臟細胞產生基因變異而有癌化的可能,進一步表述胰臟癌生成機制。
 
為了讓血糖維持平緩、慢慢吸收養分,可以選擇不會讓血糖急劇上升的低 GI(升糖指數)食品,這對胰臟來說就是很好的飲食控制。一般來說,含糖量或
碳水化合物較高的食物,GI 值較高,纖維質較豐富的食物,GI 值則較低。


 
血糖


原文經早安健康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此為《早安健康》10月號《肝膽胰保健百科》部分內容,完整內容請洽《早安健康》10月號
 

 
繼續閱讀:

 
1.
胰臟炎、胰臟癌,胰臟健康愛注意
 
2.
給胰臟癌患者的飲食指南
早安健康

早安健康

健康資訊網站

《早安健康》相信,健康的方式不只是治療疾病,更多的是快樂的心境、好好生活,做得到的健康,才會在每一天產生新力量。我們相信,尊敬大自然、呼應身體的訊息,才能找到正確的療禦方式。 世界上最好的治療,都是不花錢的。睡覺、大笑、動一動、曬太陽。健康,無價! 《早安健康》的英文 Everyday Health,睡眠、刷牙、洗臉、抬頭挺胸收小腹、吃在地當令食物,建立在天天的生活裡,才會是隨手就可做到的健康。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