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慢性病

共有 94 則相關文章

新聞政策
三高慢性病佔十大死因半數 4至7成民眾不自覺三高異常
三高相關疾病危害國人生命健康、增加健保支出的負擔不可忽視,民眾可多加利用免費成人健檢服務,從源頭預防三高及慢性疾病。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4/06/12
病症知識
胸悶、冒冷汗⋯冬天好發「心絞痛」!醫揪「3類人」症狀不同難察覺
70多歲江太太患有糖尿病以及高血壓、高血脂,平常在門診拿藥控制病情,最近幾個月她常常在活動的時候覺得很喘,爬個樓梯就覺得快喘不過氣。最近天氣變涼之後,症狀似乎變得更嚴重了,後續至醫院心臟內科就醫,醫師安排了心肌灌流檢查之後,發現心肌有局部缺氧⋯
Uho優活健康網
2024/01/15
新聞政策
春節假期慢性病連續處方箋 1/29起可提前領藥
113年春節假期由2月8日起,考量民眾回診需要及避免用藥中斷,若原先預訂於春節假期期間回診之民眾,或連續處方箋之迄日介於春節期間者,可提前自春節前10天,即1月29日(含)起回診或預領下個月(次)用藥。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4/01/11
新聞政策
台南市府提醒長者、慢性病民眾 注意登革熱重症風險
登革熱疫情持續,台南市政府表示重症病例中近九成有慢性病史,年長者感染登革熱症狀可能不明顯,但登革熱重症發展快速,若民眾有疑似症狀者,應儘快就醫或至衛生所採血。(圖/臺南市政府)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3/11/07
樂活養生
12大慢性病都有共同病因!眼壓高、小腿常瘀青竟是這2種中毒警訊
現代人最容易煩惱的5種代表情緒分別是:生氣與心煩、猶豫與不安、悲傷與寂寞、憂鬱與無精打采、恐懼與害怕。當這些情緒過量或久久不散,就可能危害身體健康。
早安健康
2023/11/02
長期照護
專家曝慢性腎臟病掌握2關鍵 台灣未來有望擺脫「洗腎王國」之名
台灣腎臟醫學會吳麥斯理事長、台大醫院腎臟內科趙家德醫師呼籲,慢性腎臟疾病要避免走向透析之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非常重要。
健康醫療網
2023/10/08
新聞政策
國人轉診疾病前三名 慢性病4成仍在大醫院看
為避免民眾小病跑到大醫院,健保署自2017年起實施「分級轉診計畫」,但大醫院的輕症患者不減反增,健保署也公布轉診疾病前三名,提醒民眾選擇合適的醫療機構。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3/09/17
樂活養生
「第四高」傷全身!遠離痛風慢性病,減少吃大魚大肉這招才有效
面對這樣可怕的高尿酸問題,我們是否就像傳統衛教所說,注意攝取蛋白質的種類就好?謝松洲醫師告訴我們,現在愈來愈多證據顯示,食物的量比質更重要;預防保健,慢比快重要。
早安健康
2022/08/01
社會資源
我們可以預約視訊看診嗎?健保署公開資料查詢、提醒申請資格
遠距通訊門診以「穩定慢性病人且長期在該院就醫者」為主,也就是有門診或慢性處方箋需求之「複診」民眾皆可利用。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2/05/29
病症知識
老人皮膚長水泡到處破...失智、中風常併發「類天皰瘡」
一位患有失智症及巴金森氏症的84歲女性長期臥床,於軀幹及上肢出現少量、偶發性的水泡,2、3週後新發水泡數目明顯增加,造成身體多處傷口。醫師指出,出現這樣的情況稱作類天皰瘡,需透過口服類固醇治療控制。
Uho優活健康網
2022/04/29
社會資源
健保部分負擔最新公告 5月15日正式上路
健保部分負擔最新公告,5月15日正式上路。記者杜建重/攝影
元氣網
2022/04/26
新聞政策
【新聞稿】《健腦工程-預防失智的12堂大腦建築課》新書上市
本書課程的內容與作業就是你的《鷹架》,並透過盧彥勳、葉金川、李艷秋等6位名人的健腦經驗分享,讓我們一起手把手,開始屬於自己的健腦工程。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
2022/04/18
1 2 3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