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長期照護
【朱國鳳專欄】老後誰來陪診、陪病?不是有錢請看護就能放心
如果沒有聘僱外籍看護,老後需要有人陪診的話,怎麼辦?還好目前長照2.0的服務項目中,也有一項服務是請居家服務員「陪同就醫」,內容包括「協助掛號(含預約)、陪同就診、聽取及轉知醫囑與注意事項。」該項服務的價格為685元,不含就醫與往返交通費用。但是若碰上前述要在急診室裡觀察、甚至是需要住院的狀況時,長照2.0裡的居家服務員可就派不上用場了。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8/05/09

長期照護
「長照」也有照不到的地方,偏鄉需要開一間「瑣事柑仔店」
老年生活比起年輕生活更依賴良好的生活機能,很多長輩尚有自立自理的能力,但偶爾也需要他人的協助,不論是對辛勞的家庭照顧者來說,還是對於獨居的長者說,有一間萬事OK的瑣事柑仔店就像多了一個得力的助手,「幫忙一下」其實很重要!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4/29

新聞政策
高雄搭無障礙計程車有優惠、糖尿病「智抗糖」APP管理健康、北市共餐聚點納食安稽查3/23【新聞彙整】
高雄市從民國105年就推出只要持博愛卡,搭乘合作的無障礙計程車就能獲得優惠措施;臺灣慧康生活科技推出的「智抗糖」應用程式,為亞洲最大的糖尿病管理App。「智抗糖」除了儲存血糖數字外,還能依據資料提供個人衛教輔助資訊,協助醫療團隊掌握病患狀況。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3/23

新聞政策
沒錢不敢退休?勞工退休年齡延至61歲、獨老送餐假日不打烊、暨大聯手長照推動物伴老3/16【新聞彙整】
調查顯示,勞工預計退休平均年齡為61歲,較前一年60.2歲延後近一年,而且打算靠勞保過退休生活比例增加最多;新北市獨居老人送餐服務行之有年,過去供餐以周一到周五,今年擴大到六日也可以供餐。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3/16

樂活養生
「今天的壓力不要留到明天」阿部女士的長壽秘訣-《一個人的生活》
從來不規定自己非得這樣做,或非得那樣做的阿部女士,平時就像鄰家婆婆般自然。除此之外,她眼神中透露出的輕鬆自在以及親切隨和的態度,更是魅力的所在。
新自然主義
2018/03/12

樂活養生
「完成生前預囑,我的心情豁然開朗,生活的意義在於能夠享受生命」-《一個人的生活》
對露易絲女士來說,她努力讓自己學會 在事情尚未發生之前,停止盲目、無謂的擔憂,一旦遇到了突如其來的事,就是接受它,樂觀、正向地看待它、處理它。
新自然主義
2018/03/12

樂活養生
退休要存多少錢才夠? 請從「自己需要多少錢」開始做規劃-《一個人的生活》
每個人都應該要知道自己究竟需要花多少錢,才能夠維持基本的生活。這似乎是個可怕的問題,但是,為了確保未來的人生在財務方面無後顧之憂,這是一個最需要了解的問題。
新自然主義
2018/03/12

心靈加油站
【朱國鳳專欄】「孤單部長」不是假新聞,對付老後孤單,還是要靠自己
醫界有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孤單對於生理、心理、情緒都會造成影響,也就是容易併發更多的疾病。譬如心血管疾病、憂鬱症、焦慮症、失智症等等,都與孤單的心境,有一定的因果關係。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8/02/26

社會資源
打破無聊的獨居生活,以色列陪伴機器人ELLIQ「主動」幫你揪親友
以色列公司Intuition Robotics針對獨居長者,開發出一款陪伴機器人「ELLIQ」。他內建的人工智慧科技,會記錄使用者的生活習慣、情緒起伏及臉部表情。當察覺長輩情緒低落、需要陪伴時,會「主動」聯繫親友,讓情感有所寄託。
卡羅
2018/02/20

樂活養生
是手機也是機器人,老少咸宜的「變形金剛」夏普RoBoHon(內有互動影片)
在AI的趨勢下,手機不只是手機,當然也要跟著進化「變形」囉!夏普開發的手機機器人RoBoHon顧名思義,就是一款結合「Robot」(機器人)與「Phone」(手機)功能的商品。
卡羅
2018/02/05

長期照護
【朱國鳳專欄】創新的居家照護-荷蘭Buurtzorg照護讓老人、居服員、政府都滿意(下)
Buurtzorg是荷蘭文,Buurt是「鄰里」,zorg是「照顧」,Buurtzorg標榜的就是以鄰里社區為主的照護模式,因為以鄰里社區為範圍,最能發揮效率。以個案為中心的「洋蔥模型」,亦即核心為長者,由內而外分別是「客戶自主管理」→「非正式網絡」→「Buurtzorg團隊」→「正式團隊」。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7/12/25

長期照護
【朱國鳳專欄】創新的居家照護-荷蘭Buurtzorg照護讓老人、居服員、政府都滿意(上)
通常傳統組織的行政成本高達25%,Buurtzorg則是控制在8%。這是Buurtzorg能夠兼顧「低成本」與「高品質」的主因。簡言之,Buurtzorg不是靠做功德,而是靠降低不必要的行政成本。Buurtzorg模式的成功,最大亮點是「團隊」,團隊中的每個成員,都要能獨當一面,能扛下居家照護時的所有流程,包括個案管理、資源整合協調等等。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7/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