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丁彥伶

共有 90 則相關文章

病症知識
吞一堆葡萄糖胺膝蓋還是痛?  關節痠痛要補的還有這些
游泳可以讓關節輕鬆活動、練習心肺功能,但是負重量不足,如果只靠游泳的運動不夠,最好還要再加上一些負重的重量訓練。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9/05/04
病症知識
總是覺得身體痠痛 需要補充什麼營養?
許多維他命也是其他營養素的輔酶,例如維他命C可以增加鈣質吸收,缺乏一種可能引起其他營養素也缺乏,所以如果擔心攝取不足,可以在均衡飲食下額外補充一般綜合維他命即可達到全天所需。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9/05/03
病症知識
只不過是肩膀痛、背痛?  痛到冒冷汗當心可能致命
除了心肌梗塞會有轉移痛以外,同樣危險的「主動脈剝離」也常會以轉移痛的形式表現。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9/04/13
病症知識
三代家人有三人患鼻咽癌  當心全家都是高危險群
一般癌症復發有八成是在治癒後兩年內發生,所以治癒後前兩年要密集追蹤。一般是一到三個月回診,兩年以後延長為三到六個月回診,超過五年後復發率低於5%,就可以每半年到一年追蹤即可。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9/04/12
樂活養生
秋葵水、苦瓜茶?降血糖偏方真的有效嗎?  專家建議這樣吃,有助降血糖
包括全穀類、蔬菜水果都富含膳食纖維,而多吃深色綠葉蔬菜、全穀、魚、黑巧克力、香蕉和豆類可以補充鎂,可降低罹患糖尿病風險。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9/04/09
病症知識
脖子腫大不痛不癢  竟然是鼻咽癌轉移?上頸部無痛腫大、早上第一口痰有血絲  是警訊
因為鼻咽的位置很深,在鼻腔後方與口咽上方,很難直接看到,必須使用鼻後鏡或鼻咽內視鏡等特殊工具才能看得到,而且早期的症狀真的就是像小感冒一樣很不明顯。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9/04/08
病症知識
中藥不能隨便吃!八種體質,你是哪一種
在中醫來說,中年以上的人因為老化的關係,腎水比較消耗,通常會比較傾向於陽虛的體質,所以如果評估自己比較容易怕冷、容易腳痠、膝關節不好,比較缺血、臉色蒼白,偶爾可以吃點熱補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9/03/20
病症知識
桂圓紅棗茶喝到流鼻血?原來中藥需要這樣吃!老人家、糖尿病、中風患者都有自己的中藥體質
很多人平常家裡有自備中藥材的習慣,像是紅棗、桂圓(龍眼乾)、人參、參鬚等來補身體;或是大家都說,可以明目補眼睛的枸杞子、菊花等,沒事就拿來泡茶、煮湯喝,難道不行嗎?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9/03/20
病症知識
心臟突然不適 ,救護車還沒到怎麼辦?名醫教您撐到救護車抵達的自救法
如果感覺胸悶、喘等不適,除了要叫救護車,更要趕快用力地「原地踏步」,可以讓血液從下往上迴流,讓血壓上升,能多撐一段時間。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9/02/16
病症知識
沒痛風也會尿酸過高?尿酸正常也會痛風?痛風患者有三成尿酸正常
年輕人痛風最常見的發作位置是大腳趾、腳踝的關節,偶爾還有膝關節,而中老年人還常看到在手腕、手肘、膝關節等部位,痛風最好發的時間是深夜或清晨,關節會呈現紅、腫、熱、痛。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9/01/17
病症知識
沈默的殺手高血壓!十大死因中半數跟它有關-高血壓的症狀、治療與預防
臺灣人的飲食偏好重口味,重鹹、重甜又重油,重鹹的鈉會使水分滯留體內、甜食使三酸甘油脂升高易引起血管發炎硬化、油脂易引起血管阻塞,這些都是容易引發高血壓的因子。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9/01/16
病症知識
你有這些症狀嗎-皮膚乾癢  眼乾、口也乾?當心是「乾燥症」要盡快治療
乾燥症在秋冬季症狀會更嚴重,林理信說,乾燥症會引起全身黏膜的部位都乾燥,有些老人皮膚乾癢嚴重,甚至抓到破皮、流血。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9/01/12
1 2 3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