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長期照護
以長者為中心展開的肌膚照護:拒絕紙尿褲疹、維持長者尊嚴,都從「紙尿褲」開始
來復易推動了黏貼型紙尿褲,以及整夜一片就安心紙尿片的全面透氣升級,並建構專業照護諮詢師的團隊,不斷臺灣南北跑透透,為了就是要導入日本高品質的照護手法與透氣背層、可長時間使用、減少肌膚問題的「進化版紙尿褲」。
愛長照企劃編輯
2017/06/26

長期照護
「以長者為尊,以服務為榮」的全方位安養中心-雙連安養中心
健康維護、護理服務、生活照顧服務、營養服務、養護長者的復健(物理治療)、社工服務、醫療服務、藥物諮詢、安寧緩和服務
安養中心會依照住民的照顧類型,提供相關的照護服務,還會依照住民個別的狀況,適時調整照護方式。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5/26

長期照護
65歲以上,需要被長期照顧有6大原因:失智、腦中風、還有...
國內自1990年起推出商業長期看護險,因投保人數比例極低、早期商品給付條件嚴格,所統計的理賠經驗,竟高達61%為腦中風,更無法真正了解國人實際需長期照顧的各種原因為何。
Goodins 好險在這裡
2017/05/18

樂活養生
有一天,爸爸變成了孩子...這個家,還有必要回來呢?《媽媽不見了》演出臺灣長照家庭的愛與悲
在長照家庭裡,上一代的「媽媽」,也幾乎被認定要作為照顧的角色,並應該就像長期支撐家庭那樣的強壯有力,應當「任勞任怨」、「不求回報」......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3/23

長期照護
解決農村高齡課題,台灣長照革命的先行者-林金立推動「零約束照顧」
林金立赴日學習「自立支援」的理論與技術。日本早在1980年代開始推動由竹內孝仁教授提出的「自立支援」,不包尿布、不臥床、不約束,協助長輩提升自主生活能力,減輕照顧負擔。
「自立支援」是日本介護保險的核心精神,兩大原則包含:所有國人都必須維持自己健康、避免失能;所有服務提供單位必須著重讓長者自立生活。
銀享全球
2016/12/08

長期照護
伊佳奇:丹麥未來護理之家─NURSING HOME OF THE FUTURE
台灣的團體家屋卻是座落在社區中,因擔心失智症長者遊走迷路或其他精神行為症狀(BPSD),門禁森嚴,長者無法自由與社區互動,僅是形成一小型失智症照護機構。
無論是丹麥的一般護理之家,或是「丹麥未來護理之家」,均是由政府給予老人的退休年金及住宅補助金來支付,對於額外服務才由老人自行負擔,但丹麥個人所得稅高。
伊佳奇
2016/11/16

長期照護
第一次陪同就醫就上手-老大人的就醫安全手冊
為了讓長輩可以獲得更全面的照顧與治療,衛服部國民健康署製作了《老大人就醫安全六招》手冊,將重點以條列的方式呈現,讓不管是獨自就醫,或是有親友陪同看診的老人家,都可以簡單知道就醫時的應注意事項。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10/26

心靈加油站
照顧「鬆綁」 讓安養院不再可怕
還給長輩有尊嚴、不被綑綁的生活,財團法人雲林同仁仁愛之家率國內之先推出「零約束自立支援照顧」服務。26 歲的張令妮,恰巧在新舊制度交替之際,成為照顧服務員。她說,實施之初有些年資較長的同事難以適應,撐過去後,看到老人家自理與活動能力日益進步,是最大的成就感。
非常木蘭
2016/10/11

心靈加油站
「很幸運,我得的是乳癌。」生病還能帶來禮物?聽退休醫師劉秀枝怎麼說-《愛上慢慢變老的自己》
我的父母都很長壽,家人沒人得過癌症,而我的身體一向健康,生活習慣也很好,因此我想我也一定會活到九十幾歲。但是我也了解人過中年,很多器官都會開始出問題,隨時可能會生病。過了中年的我就曾想過,如果我罹癌可能會是乳癌,因為我是女性,加上沒生育或哺乳過,算是高危險群。
寶瓶文化
2016/09/21

社會資源
請外籍看護真的有比較好嗎?從相互尊重開始-《台灣長照資源地圖》
台灣失智症協會祕書長湯麗玉提醒,除了本來就有語言、文化隔閡,由於國內外籍看護多半未接受過專業的照護訓練,在照料長輩生活起居及照護階段,恐怕難以應付長輩失智、失能進程的變化,尤其是失智,連已有近十年教育宣傳的台灣社會,仍有許多人不了解失智的徵兆以及照顧方式,「更何況是以前沒照顧過老人的外籍看護?」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9/21

長期照護
長照不只是一位長輩的需求,你所遺忘的社會角落-《台灣長照資源地圖》
屏東有一對夫妻,因為工作關係,經常要到北部出差,但家中還有老母親和罹患唐氏症的小女兒需要照顧。
如果依照傳統服務模式,居家服務只「負責」失能老人,但弘道社區走動式服務,則可擬定全家型的照顧計畫,照顧祕書可以在不同時間去案家家中,協助家務清理、準備全家的晚餐。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9/17

長期照護
長照是長期抗戰!請謹記:照顧別人前,請先照顧自己-《台灣長照資源地圖》
支援家庭照顧者十年以上,岳青儀發現,在長期照顧的前兩、三年,大部分照顧者會把焦點放在病人身上,也會經歷抗拒面對現實的階段,無論是到處求醫或尋求民間偏方,總希望能夠改善患者的失能狀態。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