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中風

共有 235 則相關文章

長期照護
中風吞嚥困難?長輩吃東西卡卡的?利用吞嚥電療加強訓練
吞嚥電療目的是為使肌肉緊張,而不是放鬆;所以長輩需要有意識的配合語言治療師的指示,以讓治療達到最佳的結果。
語言治療師 張詠絜
2020/06/06
新聞政策
屏東縣府編製印尼、越語照護手冊、好好跟失智長輩談離別、中風偏癱 顱外刺激燃希望05/18【新聞彙整】
屏東縣政府勞動暨青年發展處特編製印尼語、英文及越南語版簡易照護教學手冊,以協助剛到台灣工作的外籍看護工能夠儘快適應新工作環境、提升正確居家照護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及避免勞雇雙方因照護觀念落差而產生勞資爭議。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0/05/22
長期照護
健康返家的最佳路徑:10分鐘讓你了解-急性後期照護
醫院出來後還沒好就找長照嗎?什麼是急性後期照護?弄懂這兩者的差異又有什麼好處呢?
銀享全球
2020/05/19
病症知識
避免中風找上門 – 認識心房顫動(懶人包)
心房顫動代表心臟失去原本的節律,變為快速不正常跳動,雖然患者可能不自覺,但久了就會帶來其他嚴重併發症。
照護線上
2020/05/10
病症知識
最怕反覆發作! 多發性硬化症宜盡早積極治療
過去研究發現,一旦體溫升高,便容易誘發多發性硬化症急性發作,因此患有此病者,於冬天泡溫泉、甚至夏天高溫之際,都需特別留意。
健康醫療網
2020/03/13
社會資源
有了電動輪椅,中風後我第一次外出買菜:永瑞慈善與ALTC的失能長者圓夢計畫
「其實是我在為鄭先生評估時,被他們家感動,也知道鄭先生最大的願望是可以有一台電動輪椅,他想要靠自己,盡量避免依賴別人。這也與我們的理念一致,我們最大的心願,是希望案家能找到生命動能,依照自己的能力慢慢變好。」
愛長照企劃編輯
2020/02/27
病症知識
心房顫動男突然腦部大出血 及時翻轉危機的關鍵是…
黃成偉醫師呼籲,若出現心悸、呼吸困難、喘、胸悶、頭暈等症狀時,應盡速前往心臟內科進行心電圖檢查,若確診為心房顫動,請務必遵從醫囑用藥,才能預防中風發生。
健康醫療網
2020/02/19
病症知識
天冷心血管疾病增3成 勿因武漢肺炎避就醫與領藥
天氣驟降,彰基急診中心門診住院人數,已比平常多2~3成。彰化市漢銘基督教醫院副院長暨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志明表示,心血管疾患一定要按時服藥,勿因武漢肺炎疫情,而忽略前往醫院看診與領藥。
健康醫療網
2020/02/14
病症知識
他二度腦中風 連話都說不清楚了!
如果曾中風,一年內約1/10的人會再次中風,原本可能只有小血管阻塞,再次中風,可能連腦部重要血管都受波及,影響語言、吞嚥等重要功能,語言功能受損,病患就會非常沮喪。
健康醫療網
2020/01/26
病症知識
強烈撕裂性胸痛 – 主動脈剝離(懶人包)
視主動脈剝離位置不同,帶來的併發症不同,但都是起因於主動脈剝離後器官血流不足而引起。例如急性心衰竭、腦中風、腸缺血及壞死、急性腎衰竭、肢體缺血等重大併發症。
照護線上
2020/01/01
病症知識
寒流急凍!血壓易飆高 科技新貴高血壓導管治療擺脫高壓人生
根據台灣心臟學會治療指引建議,舒張壓超過140毫米汞柱可先調整飲食和生活作息,若一個月後血壓仍偏高,建議藥物控制;若超標160毫米汞柱以上,應積極治療。
健康醫療網
2020/01/01
樂活養生
每5人就有1人血脂超標 你是高血脂症的好發族群嗎?
高血脂症成因分為原發性與次發性,前者指的是家族遺傳,後者則為飲食、生活習慣或疾病、藥物等所致。
今周刊-生活i健康
2019/12/29
5 6 7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