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新聞政策
失能申報所需證明書放寬至6/1、退休醫療保障評估三指標、口罩套延長口罩生命02/24【新聞彙整】
口罩荒未解,南投縣新媳婦關懷協會昨開課教手作口罩套,推廣重複使用,減少口罩消耗,專家則表示,棉紗口罩過濾效果較低,但仍有保護力,適合健康學童上課使用,進出醫院或長期在密閉空間則直接用醫療口罩為宜。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0/02/24

社會資源
救命保單 該怎麼保?
「到五十五、六十歲,即使你還健康,很多保險公司就已不太願意承保了,」袁曉芝說。如果年輕的時候不做準備,到老來才開始要投保,不但保費將會非常昂貴,也可能因為保險公司考慮到年齡因素,遭到拒保。
天下雜誌
2020/01/20

社會資源
【退休保障】健保不夠用,你還需要哪種健康險?3種保險比一比
全球人壽商品部副總經理鄭中安建議,考量病房升等差額、自費藥物或醫療耗材、營養品等,建議保戶投保住院日額最少要3000元,實支雜費上限則應至少有15萬元。
天下雜誌
2020/01/20

社會資源
用「保單活化」補足退休金缺口
為了體現保單活化的精神,金管會除了規定在轉換後3年內,可以將保單再次轉回舊保單之反悔期設計外,同時也允許民眾「部分轉換」,保戶可以考量實際需要,自行決定轉換方案。
Smart智富
2019/12/24

社會資源
你可能不知道,治療牙周病保險也可能會賠!
認證理財規劃顧問(CFP)陳瑀莘表示,目前大多保險公司推出的實支實付醫療險,都有理賠門診手術,但大多將牙齒手術列為不保事項,僅有幾家公司推出的保單門有理賠牙齒門診手術。
Smart智富
2019/12/23

樂活養生
四、五、六年級生,如何安排合理的保費支出?-《一生平安的保險規劃》
常聽到有人提倡「自己準備好醫療費用,不需要買醫療險」的想法,這其實是相當危險的觀念,因為,本來準備好各項用途的錢,可能因為未預期發生的事件,而必須挪為他用。
商業周刊
2019/11/17

社會資源
父母老後怎麼辦?如何盤點資產 保障後代開銷?
今年都45歲的阿忠和麗娜夫妻,唯一的女兒是愛奇兒,今年已21歲,雖可自理生活,也有工作能力,每月收入有2萬元,但因被法院判定為「輔助宣告」,亦即財務與生活須由父母或法定代理人協助決定。
Smart智富
2018/10/30

社會資源
定期險轉終身險、保費卻變貴?你可以善用保單「轉換權」
「轉換權」是在特定的定期險,加上「保單轉換選擇權」的規定,讓保戶持有定期險的特定年度,可依自己的生涯階段需求或收入狀況,選擇將定期險轉為終身,且可按當時投保約定年齡的終身費率,繼續繳交未來的續期保費,享有終身保障。
Smart智富
2018/10/28

社會資源
解約醫療險後,要如何避免空窗期呢?1招教你保障無縫接軌
解約一定有損失、絕對是最後的手段,執行前一定要考慮清楚,且一定要釐清新、舊保單的內容,買到真正適合自己的保障。
Smart智富
2018/10/27

社會資源
身兼數職保險不能少 斜槓族需要保障金三角
如果你是常在不同職務間轉換奔波的「斜槓族」,萬一發生意外失能或疾病,將面臨經濟危機,哪些保險保障一定要規畫?公勝保經友信事業部經理梁鈞傑表示,「斜槓族保障金三角」規畫方向,絕對是斜槓族的好幫手。
Smart智富
2018/08/13

社會資源
取消「復效等待期」對保戶有利
雖然等待期能防堵一些帶病投保的人,但對老實的客戶是不利的,這次金管會取消「復效等待期」,雖然可能會發生保戶帶病復保的情況,但依目前機制設計,停效超過6個月要申請復效,需提供「可保證明」,應該可防堵大部分風險,依我看,取消是對保戶有利的!
Smart智富
2018/05/24

社會資源
你的老闆有沒有保「雇主責任險」? 職災住院最高1日3000
即使有幫員工投保團險,但如果要兼顧執行勤務期間法律的責任風險與非執行勤務期間的員工福利,他會建議用「雇主責任險」來做規畫。簡單來說,若受僱員工在工作中或上下班途中發生意外事故而致死亡、殘廢或傷害,雇主對員工有民事賠償責任,可利用雇主責任險轉嫁由保險公司承擔。
Smart智富
2018/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