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社會資源
保單復效後 過等待期才能理賠!
一般投保醫療險,保險公司為避免保戶帶病投保的道德風險,通常設有「等待期」,也就是投保後,須等待一定時日(例如30天或90天),保單才生效予以保障。但很多人也忽略了,原來保單停效後復效,也有等待期。
Smart智富
2018/04/28

社會資源
生病住院 醫療險不一定理賠?
在醫療險契約中,關於「住院」的定義有幾個重要的關鍵字,也就是住院須為「被保險人因為疾病或意外傷害,經過合格醫師診斷,『必須』住院治療」才可以。
Smart智富
2018/04/26

社會資源
幫小孩買保單 以實支實付醫療險為主
很多人會規劃針對新生兒的終身醫療保障,但她認為,考慮現在的醫療與理賠實務,平均住院天數逐漸下降、且醫療行為不斷進步,自費機率較高,較嚴重之傷病、院外花費未必比院內少,因此終身保障的效益相當有限,建議小孩子投保,可以「實支實付型醫療險」為主。
Smart智富
2018/04/25

社會資源
憂鬱症不孤單 4種保險理賠不漏接!
為減輕罹患癌症、尿毒症、慢性精神疾病等需長期治療患者的醫療費用負擔,依全民健康保險相關法令規定,罹患符合公告「重大傷病」範圍的人,可申請重大傷病卡,以免除自行部分負擔之醫療費用。
Smart智富
2018/03/30

社會資源
每月保費2200元 做足基本4保障
醫療險、意外險、癌症險、壽險,面對好幾種不同的險種,預算有限的小資族該如何恩對需求做最有效率的選擇呢?
Smart智富
2018/01/08

社會資源
有哪些保單可以轉移老年人骨鬆、肌少「跌不起」的風險?
由於高齡者的身體機能退化,再加上各項反應變慢、變弱,所以,發生車禍及跌倒的意外事故機率非常高所致。雖然說住院醫療險如果買夠的話,因意外住院而產生的費用,保險公司也一樣可以獲得理賠。
好險網
2017/12/19

長期照護
醫療險身故保險金 可能會扣除已領給付!
基本上,身故保險金的定義是,若被保險人身故,身故保險金將給付給保戶身前指定的受益人,而這筆錢的計算方式,通常是保戶總繳保費的特定倍數,例如1.05或1.06倍,這麼做的目的,即是讓保戶身故後,受益人能拿回比過去總繳保費多一點的錢,也就是具有保本的功能。
Smart智富
2017/09/21

長期照護
尋求各種資源:商業保險,未雨綢繆或是杞人憂天?-《一位長照服務員的30則感動記事》
商業保險是一種自我救濟,也是尋求任何支援前的第一選項。前提是你可能得稍微節衣縮食、減少一點點食衣住行的物慾,強迫儲蓄的結果理所當然讓我們的未來能比別人多出一些選項。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9/13

樂活養生
定期醫療險熱賣 注意保費可能每年提高
因為保險公司對大部分的保障型保單,大多訂有「被保險人投保免體檢最高年
齡」,通常以50~55歲為上限,因此50歲前投保,可避免因體況不佳而被加費、除外或是拒保的現象。
Smart智富
2017/07/24

樂活養生
醫療險以實支實付優先 有預算再加強手術險
保險業務員建議,建構醫療保障時,實支實付型的住院醫療險會是較優先的投保商品,這是因為實支實付型的住院醫療險當中,就已包含手術費用,還有病房差額費用與雜費。而當預算足夠且擔心手術費用負擔大的情況下,可再以手術險加強保障。
Smart智富
2017/06/25

樂活養生
非必要住院時,醫療險不賠!
若保戶在專科診所進行手術或住院,雖然是以「健保」身份就醫,但因不符合醫療險條款對「醫院」的定義:「本契約所稱『醫院』係指依照醫療法規定領有開業執照並設有病房收治病人之公、私立及財團法人醫院。」因此診所雖然有病床,但醫療險恐怕仍是不予理賠,不會發給住院日額保險金。
Smart智富
2017/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