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卵巢癌

共有 25 則相關文章

病症知識
卵巢癌不要come back 標靶藥物助降低復發風險
吳貞璇醫師說,對於卵巢癌的新式藥物是樂觀其成,目前癌症走向個人化醫療時代,已經有不錯的標靶藥物,鼓勵患者不要放棄治療。
健康醫療網
2020/11/29
病症知識
復健師卵巢癌指數破萬 醫師為她做了這三件事逆轉病情
曾志仁副院長提到,當病患經濟許可之下,依其病患症狀可在傳統化學治療當中再加上抗血管新生口服標靶一起使用,使得症狀獲得緩解,並於化學治療後輔佐以新一代口服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作為維持性治療,其療效獲得「1+1>2」的加成效果。
健康醫療網
2020/07/30
病症知識
婦女以為中年發福 沒想到竟是卵巢癌來報到
許鈞碩醫師說明,口服PARP抑制劑突破晚期卵巢癌的治療困境,提高病人存活希望,維持一線生機。
健康醫療網
2020/07/14
心靈加油站
【癌友故事】感受到自己情緒的變化,曾經一度撐不下去......
一開始在癌症陰影下,玉桂姐擔心死亡,「不知道人走了要去哪裡」?年紀還小的孩子該怎麼辦?在接觸宗教、靈性生活後,她試圖了解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0/06/06
心靈加油站
【癌友故事】兒子,是我堅持治療的最大動力 !
當醫師告知確診為卵巢癌,要她決定處理或保留孩子時,她沒有遲疑地要留下這份「意外的禮物」,「何況明明已經感受到孩子的心跳…」。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0/06/06
心靈加油站
【癌友故事】生病後發現情緒管理的重要 學習不綑綁自己
術後第三天醫師告知廖小姐罹患的是漿液型的卵巢癌,容易轉移,還需要做化療。當天立刻安排了人工血管植入手術。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0/06/06
病症知識
【真心關愛卵巢】高復發+高死亡率 突破晚期卵巢癌治療困境有解方
若本身有乳癌家族病史、帶有BRCA1/2基因突變,或發現腹部突然變胖、身體其他部位卻沒有肥胖跡象時,應到婦產科求診,盡快揪出病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健康醫療網
2020/05/29
病症知識
【愛護卵巢愛自己】卵巢癌切乾淨仍復發 口服標靶藥獲控制
卵巢癌又名「婦女沉默殺手」,因其腹脹、腫塊、噁心、嘔吐等症狀不明顯,在台灣約半數患者發現時已經為晚期。卵巢癌中,90%屬於上皮性卵巢癌,好發於50-70歲婦女。
健康醫療網
2020/03/31
病症知識
【疼惜你的另一半】腸胃不適月達12次 醫:勿輕忽卵巢癌
國泰綜合醫院婦癌中心主任何志明提醒,若腸胃症狀反覆發生,一個月內超過12次以上,就要注意卵巢癌的可能性。
健康醫療網
2020/03/13
病症知識
卵巢癌診斷不易,有些婦女族群比較容易得到卵巢癌?《鄭丞傑醫師的婦科診療室》
卵巢排卵後,卵巢就會破洞受傷,需要修補,從初經來、開始排卵之後,直到停經為止,這樣的受傷及修補過程,大約會重複400次,排卵次數越多,修補的地方也越多,卵巢表面(表層上皮)的細胞異常增殖,就易形成卵巢癌。
原水文化
2018/12/26
病症知識
不是乳癌!婦科名醫陳保仁:婦科癌病最凶險No.1是它
近期很多人罹患的子宮內膜癌有五個主要的風險因子,未生育、肥胖、愛吃高脂肪食物、糖尿病、家族遺傳史。它的症狀表現多數會出血,只要有就醫,通常都能在早期發現。
早安健康
2018/04/17
病症知識
卵巢癌:75%患者發現時已第三期!5對策降低罹癌風險
卵巢癌初期幾乎無症狀因此很容易被忽略。據統計,約75%的患者發現罹患卵巢癌時已經是第三期以上。如果腹部出現異常症狀,建議及早接受診斷,以免耽誤治療。
早安健康
2018/04/15
1 2 3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