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療癒

共有 23 則相關文章

心靈加油站
非得有隻「黑羊」不可嗎?當你抱怨公婆、家人時,只是朝他放毒箭,所以他的「壞」永遠不會好……
談到家庭裡那些若顯若隱的紛爭,我就不得不提到「黑羊」這件事,如果你問100個人是否渴望一個和睦的家庭,可能會得到100個Yes,但根據我長年的觀察,並非真的每個人都能「耐得住」和睦。
心靈輔導老師 王漪
2017/02/17
樂活養生
上一代的父母總為別人而活,當他們老了,你是希望他們活得久就好?還是希望他們能活得快樂?
然而,到了某個年紀,是否能「活更久」已經不是他們真正在乎的問題,那身為晚輩或照顧者,我們又何必把所有的人力、財力、物力放在「讓他們安分的活更久」這個議題上呢?
心靈輔導老師 王漪
2017/02/17
樂活養生
【樂齡賞花/北部篇】初春賞花何處去?全臺賞花宜走路線總整理
如果不想陽明山花鐘前人擠人,建議大家可以到在文化大學旁的「臺北市花卉試驗中心」走走,不只擁有北臺灣最大的茶花林,園內最年者的茶花樹更已經近70歲,在園內人員細心照料下,每年仍盛開出嬌豔的茶花。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2/16
樂活養生
你會取笑,想要找個「老伴」的心情嗎?正視銀髮族的親密需求-諮商心理師 張璇
目前歐美正流行一種銀髮族的親密關係型態,稱之為「Living Apart Together(簡稱 LAT)」,即「在一起,但不住一起」;兩個人相互關心也有承諾,卻選擇不同居,各自住在原來的地方,彼此都有個人的私有時間及空間。這樣的親密關係,頗符合宋朝秦觀《鵲橋仙》詞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愛情觀。
諮商心理師 張璇
2017/02/14
心靈加油站
「真正的放下,是你不介意再度提起」不抱怨、活在當下的高阿嬤
阿嬤的豁達,讓我想起了一本書上寫的-「真正的放下,是你不介意再度提起,能讓自己走出來的,只有自己。」阿嬤就是最好的寫照。
居服員 藍家蓁
2017/01/26
心靈加油站
給照顧者的暖心文:擦乾眼淚,看見逝者饋贈的禮物-諮商心理師 艾彼
親人的逝去,對我們而言不僅只是一個哀傷的事件,還是一個迫使我們必須重新定義自我、自我與世界關係的挑戰。
諮商心理師 艾彼
2016/12/15
心靈加油站
面對悲傷的情緒,再給自己多一些時間,你不需要馬上振作起來-《以愛為名說再見》
歎息、悲傷、流淚、後悔......這些都會讓人苦不堪言,可是有人認為,這些對於重啟人生來說是必要的經驗,因為流過千百次的眼淚,嘗盡了悲傷與痛苦,當事者就會漸漸做好心理準備,接受不幸的事實。  不必掩蓋自己原本的情緒,覺得:「總是哭個不停,我這個人會不會太沒出息了?」
熟年優雅學院/太雅出版社
2016/12/14
樂活養生
父母的碎念來自不安全感,也許他們只是希望-「有個人在」
我們心中產生某種共鳴-我們都很獨立,但我們都不希望孤立無援。 這一個晚上,我跟她其實也就是短短的這幾句交談,但是讓我想了很多
心靈輔導老師 王漪
2016/12/13
心靈加油站
沒被說出口的傷痛,成了「家庭禁忌」!越無法告別,往後的療癒將更漫長......《鋼索上的家庭》
在華人文化裡,當個人的哀傷失落任務遇上家庭系統,往往交織出更複雜的情緒,更需要找到適當的出口,卻反倒受到更多阻隔,並且欠缺好好道別的機會,讓療癒歷程走得更艱辛、更漫長。
寶瓶文化
2016/12/08
心靈加油站
三個關鍵問題,讓你找回人生的主控權-《死前一定要知道的五件事》
在這些受訪者當中,有位演員安東尼,高齡八十五歲還持續在做導演和表演的工作。過去七十幾年他一直走在自己嚮往的路上──演戲和娛樂,即使到了現在,他的醫生告訴他:「無論你做的是什麼,持續下去,因為那對你很有用。」安東尼說:「我做的就是忠於自我。」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9/22
心靈加油站
照顧者重回職場的第一站,有人性關懷、工作成就的「照顧咖啡館」-極簡咖啡
如果你有空來照顧咖啡館-極簡咖啡館,別忘了來關懷專區看看,還提供了「喘息咖啡」,一切都是要讓照顧者,或是讓社會其他人了解「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我們都不需要做超人,給自己喘息的一個機會。
小虎文
2016/09/12
1 2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