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樂活養生
癌症家屬與職能治療師的七個重要建議-《癌症復健跟著做》
就診前應該先電話詢問該單位是否收治癌症復健,有些單位考量人力、技術可能會婉拒這類的患者,最好事前詢問清楚,以免白跑一趟。
原水文化
2018/08/19
樂活養生
癌症要如何復健?復健的選擇與安排-《癌症復健跟著做》
若癌友有在進行化療、放療,最好將復健的醫院安排在同樣的地方,一方面比較好調動課程、二方面有些資料可以互通,當復健科醫師、治療師想要了解目前的生理狀況時,可以從病歷中調閱,以利後續治療計畫的安排與執行。
原水文化
2018/08/19
樂活養生
癌症病友的營養照顧:飲食均衡、少量多餐是原則-《癌症復健跟著做》
正常的飲食帶來足夠的養分,使病人能在治療的過程中保持體力。但或許是食材的選擇上仍不夠豐富,導致我們需要靠著其他的補充品來增加營養素。
原水文化
2018/08/19
樂活養生
癌症的感染控制不只帶口罩、勤洗手,「口腔清潔」更不能少-《癌症復健跟著做》
癌友經歷化療後,生理的改變可以很直接的被觀察到,但我們卻常忽略了心理層次的變化,就像母親脫離了原本的社交圈,工作也被迫暫停了,她只能待在家裡,雖然是自己的家,但住久了還是像牢籠一樣。
原水文化
2018/08/19
病症知識
癌症十大警訊別輕忽 有這些症狀要趕緊看醫生
以下整理「癌症十大警訊」,歡迎大家分享給親朋好友,不要輕忽身體早已告訴你的徵兆,立即就醫檢查與治療,以免一拖再拖,而造成自己與家人的遺憾。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8/16
樂活養生
哪種人格特質容易罹癌?癌症復發和死亡意願有關-《破解癌症》
我最近有個癌症個案,他的家人也是醫師,他開始接受自然醫學治療的初期很成功,癌細胞也消失不見了,但當我希望他進一步解除內在潛藏的死亡意願設定時,他始終不願意,所以後來又再度復發了。
新自然主義
2018/07/07
樂活養生
認識癌症第二步:心靈的毒素來自情緒壓抑-《破解癌症》
正因為我有很多病人罹患的都是目前醫療上難以治癒的疾病, 激發了我深入研究這些疾病沒辦法被治癒的原因。這十幾年來,我終於在臨床經驗中發現了一件很重要的事:不論任何疾病或痛苦,問題的根源都來自於情緒。
新自然主義
2018/07/07
樂活養生
癌症真的可以痊癒?癌症痊癒分為五個階段-《破解癌症》
那些真的能夠度過五年存活率的,大部分的人都是他們找到了活下去的意義,而且這個活下去的意義,至少要相當於他想與死去的親人一同死去的力量一樣大!
新自然主義
2018/07/07
樂活養生
面對癌症,你需要擁有的三種態度-《破解癌症》
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說:「你就是自己最好的醫師。」身體是你的,病也是你的,沒有最好的療法,也沒有最棒的醫師,只有回歸自己,做自己的醫師,認識身體古老智慧中的自我療癒系統,輔助它、強化它,就是好的療法。
新自然主義
2018/07/07
病症知識
乳癌人數年年創新高 注意!可能是塑膠製品惹禍
據研究資料顯示,台灣乳癌病患比歐美國家年齡層低,台灣乳房醫學會秘書長、臺北榮民總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曾令民醫師提到,若時常使用塑膠製品、美耐皿裝盛熱食,恐怕會食用到環境賀爾蒙,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
幸福熟齡
2018/06/26
新聞政策
十大死因癌症仍首位、咖啡店員變照顧專家2018銀髮展結盟、喘息服務新制七月上路6/22【新聞彙整】
衛福部公布的106年十大死因與十大癌症死亡率,無論是男性與女性,都應了解健康對生命的重要性,進一步防範未然;有本生活坊(有本)21日參加「台灣國際銀髮族暨健康照護產業展」時表示,希望尋求更多長照業者加入產業照顧聯盟。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6/22
病症知識
106年十大死因,癌症仍具首位
十大死因死亡人數合計13萬1,993人,占總死亡人數76.8%。其中男性為10萬1,686人,是為女性7萬171人的1.4倍。在年齡上,1至24歲死亡人口以事故傷害居死因首位;25至44歲以癌症與事故傷害居前二位; 45歲以上,則以慢性疾病的癌症與心臟疾病為死因前二位。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