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樂活養生
癌症真的可以痊癒?癌症痊癒分為五個階段-《破解癌症》
那些真的能夠度過五年存活率的,大部分的人都是他們找到了活下去的意義,而且這個活下去的意義,至少要相當於他想與死去的親人一同死去的力量一樣大!
新自然主義
2018/07/07

樂活養生
面對癌症,你需要擁有的三種態度-《破解癌症》
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說:「你就是自己最好的醫師。」身體是你的,病也是你的,沒有最好的療法,也沒有最棒的醫師,只有回歸自己,做自己的醫師,認識身體古老智慧中的自我療癒系統,輔助它、強化它,就是好的療法。
新自然主義
2018/07/07

病症知識
乳癌人數年年創新高 注意!可能是塑膠製品惹禍
據研究資料顯示,台灣乳癌病患比歐美國家年齡層低,台灣乳房醫學會秘書長、臺北榮民總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曾令民醫師提到,若時常使用塑膠製品、美耐皿裝盛熱食,恐怕會食用到環境賀爾蒙,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
幸福熟齡
2018/06/26

新聞政策
十大死因癌症仍首位、咖啡店員變照顧專家2018銀髮展結盟、喘息服務新制七月上路6/22【新聞彙整】
衛福部公布的106年十大死因與十大癌症死亡率,無論是男性與女性,都應了解健康對生命的重要性,進一步防範未然;有本生活坊(有本)21日參加「台灣國際銀髮族暨健康照護產業展」時表示,希望尋求更多長照業者加入產業照顧聯盟。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6/22

病症知識
106年十大死因,癌症仍具首位
十大死因死亡人數合計13萬1,993人,占總死亡人數76.8%。其中男性為10萬1,686人,是為女性7萬171人的1.4倍。在年齡上,1至24歲死亡人口以事故傷害居死因首位;25至44歲以癌症與事故傷害居前二位; 45歲以上,則以慢性疾病的癌症與心臟疾病為死因前二位。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6/22

長期照護
【朱國鳳專欄】越來越老的臺灣,需要一座「都江堰」,靠自癒力延緩失能、失智(上)
在「長照2.0」缺錢、也缺人的嚴苛挑戰之下,勢必要將「戰線」提早拉到上游。在老人還處於「健康期」與「亞健康期」時,就要預防進一步的衰弱。也就是透過一座「都江堰」,將絕大部分的銀髮洪流導引到「健康與亞健康」的方向,儘量減少流向衰弱、甚至失能/失智的比例。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8/06/19

樂活養生
照顧者的滴雞精,這一碗藏有對父親的思念-永康錄滴雞精
本身也是照顧者的吳耀邦,說起那段再也不想重來的照顧歲月,有感恩也有不捨。但這個過程,也成為他生命的另類禮物。他看到術後保養、癌症化療身體的虛弱,也看到了照顧之間的情感拉鋸。
愛長照企劃編輯
2018/06/15

病症知識
以為控制好癌症,命運卻用另一種方式,帶走摯愛的生命-被忽視的血小板低下
臺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少,為了避免血小板作用太強,血液結塊會阻塞心血管、腦血管,患者都有在服用抗血小板凝集的藥物。也因此,大家可能不太會注意到它的數值高低,但是血小板不足時,可是會發生致命的出血危機。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8/06/13

樂活養生
癌症10年不復發!做1件事降13種癌症風險
即便無法每天一萬步,研究也發現每天只要走路15分鐘,癌症死亡風險就會下降10%,整體死亡風險也能下降14%,但最好能走30分鐘以上,走到身體發熱、全身流汗的程度。
早安健康
2018/06/12

長期照護
癌友化療吃不下 少量多餐補足營養
營養師建議癌症飲食原則「高熱量、高蛋白」,搭配少量多餐方式,在兩餐間吃點心、營養品,避免只吃三正餐,熱量與蛋白質營養不足。
Uho優活健康網
2018/05/31

病症知識
人工智慧化療給藥系統 大幅提高用藥正確性
只要在平板電腦上安裝「行動智慧化療給藥系統」,就能帶著四處走動,除了提升照護的品質,更能提高工作效率,病患也不用擔心由於護理師過於忙碌而忘記自己的化療進度。此外,如果病患想知道化療進度,護理師可從給藥系統獲得資訊,直接向病患溝通及解釋。
健康傳媒
2018/05/28

社會資源
取消「復效等待期」對保戶有利
雖然等待期能防堵一些帶病投保的人,但對老實的客戶是不利的,這次金管會取消「復效等待期」,雖然可能會發生保戶帶病復保的情況,但依目前機制設計,停效超過6個月要申請復效,需提供「可保證明」,應該可防堵大部分風險,依我看,取消是對保戶有利的!
Smart智富
2018/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