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長期照護
【朱國鳳專欄】越來越老的臺灣,需要一座「都江堰」,靠自癒力延緩失能、失智(上)
在「長照2.0」缺錢、也缺人的嚴苛挑戰之下,勢必要將「戰線」提早拉到上游。在老人還處於「健康期」與「亞健康期」時,就要預防進一步的衰弱。也就是透過一座「都江堰」,將絕大部分的銀髮洪流導引到「健康與亞健康」的方向,儘量減少流向衰弱、甚至失能/失智的比例。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8/06/19
樂活養生
照顧者的滴雞精,這一碗藏有對父親的思念-永康錄滴雞精
本身也是照顧者的吳耀邦,說起那段再也不想重來的照顧歲月,有感恩也有不捨。但這個過程,也成為他生命的另類禮物。他看到術後保養、癌症化療身體的虛弱,也看到了照顧之間的情感拉鋸。
愛長照企劃編輯
2018/06/15
病症知識
以為控制好癌症,命運卻用另一種方式,帶走摯愛的生命-被忽視的血小板低下
臺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少,為了避免血小板作用太強,血液結塊會阻塞心血管、腦血管,患者都有在服用抗血小板凝集的藥物。也因此,大家可能不太會注意到它的數值高低,但是血小板不足時,可是會發生致命的出血危機。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8/06/13
樂活養生
癌症10年不復發!做1件事降13種癌症風險
即便無法每天一萬步,研究也發現每天只要走路15分鐘,癌症死亡風險就會下降10%,整體死亡風險也能下降14%,但最好能走30分鐘以上,走到身體發熱、全身流汗的程度。
早安健康
2018/06/12
長期照護
癌友化療吃不下 少量多餐補足營養
營養師建議癌症飲食原則「高熱量、高蛋白」,搭配少量多餐方式,在兩餐間吃點心、營養品,避免只吃三正餐,熱量與蛋白質營養不足。
Uho優活健康網
2018/05/31
病症知識
人工智慧化療給藥系統 大幅提高用藥正確性
只要在平板電腦上安裝「行動智慧化療給藥系統」,就能帶著四處走動,除了提升照護的品質,更能提高工作效率,病患也不用擔心由於護理師過於忙碌而忘記自己的化療進度。此外,如果病患想知道化療進度,護理師可從給藥系統獲得資訊,直接向病患溝通及解釋。
健康傳媒
2018/05/28
社會資源
取消「復效等待期」對保戶有利
雖然等待期能防堵一些帶病投保的人,但對老實的客戶是不利的,這次金管會取消「復效等待期」,雖然可能會發生保戶帶病復保的情況,但依目前機制設計,停效超過6個月要申請復效,需提供「可保證明」,應該可防堵大部分風險,依我看,取消是對保戶有利的!
Smart智富
2018/05/24
樂活養生
「我該配什麼健檢套餐?」台大名醫這樣建議
各醫院製作精美的健檢手冊,看在一般民眾眼裡宛如有字天書,一堆不熟悉的名稱與檢查,我到底該做哪些?
幸福熟齡
2018/05/15
社會資源
保單復效後 過等待期才能理賠!
一般投保醫療險,保險公司為避免保戶帶病投保的道德風險,通常設有「等待期」,也就是投保後,須等待一定時日(例如30天或90天),保單才生效予以保障。但很多人也忽略了,原來保單停效後復效,也有等待期。
Smart智富
2018/04/28
心靈加油站
【王竹語專欄】從電影《世界上最美麗的離別》,反思:我要如何跟爸媽談死亡?
我們與父母之間的關係似乎是這樣:孩提時代與父母最為親密,青少年時期與父母關係緊張對立,剛成年時與父母疏離;出社會嚐盡人情冷暖,開始回饋父母;等自己成為別人父母後,與自己父母關係恢復親密。和父母談死亡,以及一切與死亡後有關的安排,雖然很困難,卻是一定要談的議題。
王竹語
2018/04/11
病症知識
女誤信保健食品癌逝、嬤敲棺讓人鼻酸 避免悲劇重演要三把關
王正旭說,由於保健食品不能宣稱具有療效,多數病友服用保健食品,是當接受治療後面臨副作用、疼痛或抵抗力變弱,想服用保健食品增強免疫力或補充體力等營養支持,其未必有實際效果,多僅有心理支持,早期接受正規治療,才能提高治癒率。
元氣網
2018/03/23
病症知識
讓傅達仁引發過敏昏迷3天 用止痛貼片要注意這些事
食藥署提醒,吩坦尼使用需格外注意,高溫會使貼片型態的吩坦尼過量釋出藥劑,產生惡心、嘔吐、嗜睡等副作用,嚴重有致死危機。林至芃表示,使用吩坦尼貼片一定要避免熱源。
元氣網
2018/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