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智富

社會資源
結合2趨勢 安養信託更加分
安養信託近年更積極結合人工智慧(AI)與ESG兩大創新趨勢,提升資產管理與健康照護之安全性,強化高齡信託之服務效率及落實性。
2024/06/08

社會資源
用類信託功能保單 管好保險金
為讓保險金能妥善被運用,近年部分保單開始加入分期給付的設定,將保險金用分期給付的方式,給付予指定的受益人,也因此功能與信託中予指定的受益人,也因此功能與信託中指定受益人、可採分期給付的特色相似,被保險公司以「類信託」來形容。
2024/06/07

社會資源
美國高股息ETF備受退休族青睞
在高齡化的時代,又遇上高通膨與高利率,使得投資人的偏好大轉向。積極型投資人追高成長股,而穩健型投資人則愛高股息(指高現金殖利率)標的。所以,不只是台灣投資人瘋買高股息ETF,美國也有大批的高股息「粉」(fan),而且此一投資風格已倡行有年。
2024/05/21

社會資源
用外溢保單為退休保障加分
外溢保單結合保戶自主健康管理,透過增加保障額度或保費折減等回饋機制,鼓勵民眾維持良好的運動及規律飲食習慣,以降低罹病率、減少醫療支出。金管會指出,截至2023年底,外溢保單的初年度保費收入約新台幣207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加33%,顯示在政府積極地推動下,市場給出了正面回饋。
2024/05/20

社會資源
3方法應對逐年走高的醫療費
遇到醫療緊急狀況時,平日建立的緊急預備金能支付不可預見的支出,且建議緊急預備金至少需有3~6個月的生活費用。除儲蓄外,投資也是增值資產的好方法,選擇自己較熟悉且能承受風險的理財工具,不論是股票、債券或其他金融工具,以長期增值作為目的,可確保財務上有足夠的儲備,能更好應對未來可能的醫療支出挑戰。
2024/04/15

社會資源
高齡社會保險新趨勢
在長壽風險提高且利率與通貨膨脹加大之下,民眾應提早透過商業保險來補足高齡社會保障之不足。建議民眾透過保單健診盤點個人高齡保障,將舊保單轉換成高齡保障新保單,讓自己的退休保障更完善。
2024/04/14

社會資源
遺產稅繳納常見3狀況
財產傳承的問題中,很多人資產分配多在不動產及有價證券,現金部位不多,但要順利傳承,繳納遺產稅的資金準備很重要。稅法規定遺產稅未繳清前不得分割遺產、交付遺贈或辦理移轉登記。且要在被繼承人死亡日起6個月內辦理遺產申報,收到核定納稅通知書日起2個月內,就要繳清稅款。(圖/Freepik)
2024/03/10

社會資源
「零家庭照顧者」時代來臨!
近年有保險公司推出專門承保失智、阿茲海默症與帕金森氏症的照護保單,此類商品都可協助民眾提早準備未來面臨長照風險時有足夠的財源支應。建議民眾若想安心退休,要提早規畫長照險,以享安心有品質的退休生活。
2024/03/09

社會資源
壽險商品未來將如何轉型?
壽險公司該如何調整體質?若單從業者角度思考,未來的商品一定會轉型,朝向獲利比較好的「保障型」商品為主,如傷害健康險、定期壽險等,或盡量賣增資壓力較小的商品,如風險由客戶承擔的投資型保單或是外幣保單,又或是保證較少、保險期間較短的保單等。(圖/Freepik)
2024/03/08

社會資源
運用5工具 填補退休金缺口
投資一定有風險,制定一套明確投資策略是成功退休計畫的基石。建議根據個人風險承受能力、財務目標和時間,建構多元化的退休工具。「多元化」是靈活的資產配置策略,且透過定期檢視投資組合,相信可以更有效地應對市場波動,輕鬆退休,安心無憂!
2024/02/09

社會資源
年金保險+信託 提高退休保障
商業年金保險可為民眾提供另一個退休後穩定的現金流,協助民眾補足政府退休金的不足,抵抗長壽風險。目前有不少金融業者推出安養信託與年金保險結合之商品,並同時搭配其他金融產品,如以房養老貸款,讓高齡者可同時藉由購買即期年金保險及申辦貸款方式,拓展未來現金流來源,亦可降低以房養老貸款潛在現金流不穩之風險。
2024/02/08

社會資源
4要點因應實支實付醫療險轉變
醫療險市場由於體況機率等因素,部分實支實付投保年齡多限定在70歲,續保年齡也多有限制,對熟齡民眾較不友善。若想在高齡也能有保障,部分保險公司有推出可轉換式的醫療險,此險種的契約裡會訂立一個年度,到了該年度,該保險會轉為實支實付,或者是等繳費滿一定年期,該保險再轉為實支實付,視各家商品設計而定。
202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