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早安健康

健康資訊網站

《早安健康》相信,健康的方式不只是治療疾病,更多的是快樂的心境、好好生活,做得到的健康,才會在每一天產生新力量。我們相信,尊敬大自然、呼應身體的訊息,才能找到正確的療禦方式。 世界上最好的治療,都是不花錢的。睡覺、大笑、動一動、曬太陽。健康,無價!
《早安健康》的英文 Everyday Health,睡眠、刷牙、洗臉、抬頭挺胸收小腹、吃在地當令食物,建立在天天的生活裡,才會是隨手就可做到的健康。

病症知識
40歲關鍵逆轉「腎」!腎臟專科醫:排毒護腎絕招是它
40歲是很重要的關鍵期,一定要想辦法把代謝維持在年輕的狀態,不是靠吃藥、吃健康食品,而是改變生活習慣,如果這階段努力控制飲食、運動,代謝症候群是可逆的,否則到糖尿病就不可逆了,就會藥愈吃愈多、打胰島素,一堆併發症。
2019/05/24
樂活養生
痛風不只關節痛更傷腎!遠離3種飲品出奇「治腎」
腎臟也會痛風?痛風的源頭是體內尿酸過多形成結晶,而尿酸是細胞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也是腎臟負責排出體外的物質之一。
2019/05/23
病症知識
10人就有1人腎臟有毛病!台灣人3大傷腎行為,你中鏢幾個?
當糖尿病、高血壓等造成腎臟缺陷,油鹽糖飲食、亂吃止痛藥或中草藥、重金屬、環境汙染如PM2.5等,都會加重腎功能衰退
2019/05/23
心靈加油站
拒絕被綑綁的老年!陳秀丹醫師:安詳、平順離去,是很大的福報
全世界都很欽羨台灣的健保制度,但「健保給付無效醫療」這件事情勢必得好好改善。許多末期患者被無情地用現代化的醫療強行續命,苟延殘喘地活著。
2019/04/26
心靈加油站
救回來卻手腳全截肢…陳秀丹醫師:到那一天,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如果有一天我老到、病到不能吃,死亡就是無法避免時,我不要被插鼻胃管,也不要被打點滴;如果心跳停了,我也不要做心臟按壓術。」
2019/04/26
長期照護
自己安排自己的善終,一張圖了解「預立醫療決定」流程
事實上,江大哥一直試著掌握自己的命運,即使生了這場大病,他也沒有全部放棄,任命運擺佈的感覺。
2019/04/24
病症知識
葉克膜是什麼?選擇葉克膜前你該知道的事
由於對病患來說葉克膜造成身心痛苦都不小,因此當死亡不可避免、癌症末期、嚴重感染、失去意識長期臥床多年等,不建議使用。
2019/04/24
病症知識
必學!重症2堂課:鼻胃管、胃造口
雖然相較鼻胃管,胃造口聽起來對患者負擔較小,台灣目前使用率卻不高,蘇一峰醫師提及,原因在於錯誤迷思。許多人聽到「胃要打一個洞」,心裡就難以接受,因此傳統鼻胃管仍然是多數人的選擇。
2019/04/23
病症知識
必學!重症3堂課:插管、氣切、心肺復甦術
醫師非常不推薦這樣點菜式的選擇,因為容易延長患者急救的痛苦。若是患者因病情需求,例如已到末期,可以考慮拒絕全部的急救措施;或者就授權醫療人員施予全部的急救措施,「限制一樣、兩樣,都不是一個好選擇。」
2019/04/12
樂活養生
醫師:50歲後有這3特徵,失智症風險高2.57倍!
日本腦科學專家澤口俊之指出,一般中高齡者只要維持腿部肌肉量,就能夠有效刺激又稱為「抗老化荷爾蒙」的肌肉激素(Myokine)分泌,同時達到預防失智、控制三高,並改善骨質疏鬆的效果。
2019/04/01
樂活養生
長肌肉不能只靠蛋白質!還有3種食物也必吃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表示,近年來發現維生素D在維持肌肉功能、強度及身體功能表現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年長者血液中的維生素D若偏低,其肌肉質量、強度及生理功能表現通常也較差,且有較高風險發展為肌少症。
2019/03/31
樂活養生
醫:人人都應該重量訓練!醫師親身示範CP值最高運動法
「肌少症」患者常常是下半身肌肉萎縮,導致走路速度減慢、無法爬樓梯,甚至沒辦法從椅子上站起來。年長者鍛鍊肌肉最主要的目的是能行動自如、不會坐輪椅或臥床等等,所以維持下半身肌力對他們而言顯得更重要。
2019/03/31
31 32 33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