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享全球

樂活養生
首爾熟齡不一樣,50歲成為社會新契機 首爾50plus基金會活化中高齡人力
「50+學校」是一個學習與諮詢的平台,提供課程使50+世代能適應快速變遷的社會,也創造各種再就業機會與輔導創業,甚至以一對一的諮詢服務,訓練退休人士成為諮詢師,協助50+世代設計退休後的第二人生。
2018/09/26

長期照護
「23+1」= 生活 VS 照顧的黃金比例 比利時尊嚴照顧,打造長照新標準
瑪蒂積極推動從尊嚴照顧衍生出來的 「23+1」照顧理念,代表著「一天24小時,23小時是生活,只有1小時是照顧。」這也是比利時的長照標準。但要翻轉以往的照顧觀念,落實「23+1」,所有人員的思想和行為也要跟著翻轉,「這其實是最困難的。」
2018/09/26

樂活養生
從「老化」到「好好活著」的啟示 面對高齡化,為何要以英國為師
「當你不能決定未來時,你唯一可以改變的就是自己。」面對整個社會的高齡化,面對自己或親人的晚年生活,會呈現怎麼樣的面貌,端看你我是否願意放棄既定的思維和想像,重新看待老年的可能,並積極做出不同的選擇。
2018/05/04

長期照護
用設計與科技,讓失智長輩也能「加好友」 — 專訪回憶錄大富翁設計師鄭雅方
鄭雅方,台灣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畢業,大四畢業製作時與夥伴卓思陽一同跨入了失智症長輩教具設計的領域,在唐玄輝老師指導下,研發出2015年在史丹福銀髮設計競賽上獲得心智組首獎的產品:「回憶錄大富翁」。
2016/12/09

長期照護
【專訪】「我們不要醫生!」 安樂居PACE 志在成為體弱長者能得到的最佳服務
透過On Lok Clinic的例行檢查和防治活動,我們可以一方面讓參加者繼續住在家裡或現在所屬的生活空間中,但又可有效地觀察他們的健康狀況,目的是盡量延緩他們必須住進須人24小時照顧的安養院,或是因為疾病而必須住院的可能。
2016/12/09

長期照護
解決農村高齡課題,台灣長照革命的先行者-林金立推動「零約束照顧」
林金立赴日學習「自立支援」的理論與技術。日本早在1980年代開始推動由竹內孝仁教授提出的「自立支援」,不包尿布、不臥床、不約束,協助長輩提升自主生活能力,減輕照顧負擔。
「自立支援」是日本介護保險的核心精神,兩大原則包含:所有國人都必須維持自己健康、避免失能;所有服務提供單位必須著重讓長者自立生活。
2016/12/08

樂活養生
翻轉老爹,設造南機場 — 專訪方荷生里長 銀享全球
南機場社區生態百樣,老弱婦孺病殘窮,每家每戶的問題盤根又錯節。問題要解套,需有打破框架的思維與勇氣。然而,台灣社會福利礙於經費申請的框架限制,孩童、婦女、老人、身障、外籍移民…雖同屬社會局處的業務,但分屬不同科室,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多為垂直式作業,若要為不同類別族群申請資源,必須找上相應的公部門機關,導致社會福利工作者少有跨界合作的思考方式。
2016/09/17

心靈加油站
50歲轉換跑道, 一切從頭開始學起 — IDEO高齡計畫帶領人葛芮琴專訪
「這其中有很多是我不懂的事,因此我每天都在學習新知、接受新挑戰。」這樣的環境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很有壓力(intimidated), 但葛芮琴不甘於現狀的個性,來到鼓勵創新的IDEO ,真可謂一拍即合。
2016/09/14

樂活養生
長照很重要,但好好規劃第三人生更重要!
有想過我們可以拿這 30 年的時光做什麼?有想過你的「第三人生」該怎麼過?
從出生到中、壯年,我們可以輕易找到許多不同人生階段的建議與計畫,卻鮮少有人為老年提供箴言。過去,退休後人們所剩時日無多,但現在,面對大幅延長的晚年,我們還不曾好好思考,如何面對「第三人生」的不同階段:初老、中老、老老… 怎麼活得踏實、活得精彩?
2016/09/14

心靈加油站
你的「第三人生」是什麼?-銀享全球
台灣對於第三人生目前幾乎完全找不到任何論述,談到老年,最常見的關鍵字不是長照,就是失智,也難怪台灣人對第三人生,完全缺乏想像。誰會期待如此灰暗與負面的未來?
但其實台灣300萬超過65歲的長者中,有超過8成的人是健康的,只有不到兩成的人是需要某種照顧(也不完全是24小時)的失能者。所以我們真的該開始好好想想第三人生怎麼過。
2016/09/13

病症知識
人說失智沒藥醫;他說失智本來就不靠藥醫 — 全美最大失智日照中心創辦人Dr. Gary 專訪
選擇用『活動中心』而非『日間照顧中心』,因為我們的作法是透過行為科學來和失智患者溝通;我們的工作人員透過同理心和各種動靜態的活動設計與引導,讓失智者透過參與,過正常的生活。
2016/09/10